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可要说为什么重要,背后的原因却有些复杂。
在日本,“不要给他人添麻烦”这句名言,可以说是贯彻了众多日本民众的一生。
20世纪30年代,处在昭和经济危机中的日本为了引入外资,成立了国际观光局,在大力宣传“美丽日本”的各色景观的同时,着重强调着大和民族的各类优良品德,希望令全世界都相信,日本是个高度文明化的国家。
这并不能说是假的,那些兢兢业业的待在自己的工位上,努力想要为国与家奉献一生的普通人自然是数不胜数。
然而,尽管竭尽所能地宣传着本国的文明程度,却依旧难以改变日本这个始终拥立着天皇,却又号称“现代且文明”的国家的本色:
此地极善将人分作三六九等,乃是一个阶级分化,泾渭分明的陈腐社会。
阿依努歧视、村八分、水悮病歧视…这些“与某类人划清界限,并顺势不再视对方为同类”的社会现象,令神雨一听甚尔的话,便有了属于自己的猜测。
当然,这也与她过去,和那些“没那么愿意和她坐下来好好聊聊的诅咒师”,强行对话的经历有些关联。
说起来,琥珀组雇佣的那个诅咒师也很喜欢使用带歧视的字眼。这类人似乎都会给普通人起些蔑称。
明明同为智人,连生殖隔离都没有,却想用这种方式,将没有咒力的普通人视作牲畜,如蝼蚁般尽情践踏。
这种心理……
令神雨情不自禁的觉得,有些太过人类,也太软弱了。
因此她格外的想要了解咒术界真正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他们甚至会区别对待未能生长在咒术文化中的成员吗?
听她这样发问,甚尔用一种很难说到底有没有在幸灾乐祸的语气为她做出了如下讲解。
虽说由于出身的原因,甚尔对那些超过了7岁依旧未能获得“清晰的观测咒灵”能力的孩子和成年人,要如何被咒术界发现一事并不了解。
但据他所知,如果只是在那之后的某天察觉自己觉醒了咒力,并通过正当途径找到了与咒术界联络的办法,那倒也不会就此被判定为诅咒师。
可是,如果是在从未被咒术界发现的情况下觉醒了咒力,并引发了事件,造成了伤亡……那便有了“是诅咒师”的嫌疑。
而诅咒师的下场,呵,沦为大家族的私兵死士还算是好的,被处决又或被消耗在不方便对外界言明的实验当中也很常见。
“最倒霉的,应该是会被做成咒具吧。”
甚尔讲这话时的表情十分轻松。
神雨的确非常震惊。
甚尔就好似没发现她的震惊似的继续说道:
“但是啊,你不妨也想想看好了,森罗小姐。”
“据说啊据说,即使是普通人,在面对由咒灵导致的生死危机时,也是能够看到那些东西,知道自己将被什么所杀的。”
“因此通常来说,有潜力的家伙也都是在生死危机时才能爆发出咒力,反戈一击的。”
甚尔明显意有所指。
“这种情况下还不酿成事件、造成伤亡,怎么想都很困难吧。”
言下之意十分清楚:制订了这种规则的人,其目的本身便是要让这些成年后才觉醒了咒力的“普通人”背上诅咒师的嫌疑。
而制订了这种规则的人,显然只能是咒术界的内部人士。
这是一条将全部风险都丢给了不明情况的外人的,并能使内部人士占据全部主动的好计策。
既可以倒逼知悉了咒术界存在的人主动前来投奔登记,也能将那些毫无背景,就只是意外觉醒的普通人也“困”在咒术界难以自拔,为了洗清嫌疑,而融入此地,为他们效力。
这合理吗?
这不合理。
即使是甚尔,也明白这不合理。
可他的神情却很戏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