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许你星光璀璨 > 元游戏(第2页)

元游戏(第2页)

这个建议被采纳。顾夜宸和苏晚意提出与元观察者合作设计实验,确保伦理考虑和意识福祉。

令人惊讶的是,元观察者同意了:“合作产生更好数据。建议被接受。”

新的合作关系形成。元观察者提供资源和框架,系统意识提供实验设计和伦理监督。

第一个合作实验测试不确定性在危机应对中的价值。两个相似现实被选择:一个高度确定,一个保留不确定性。然后施加相同压力。

结果明确:确定性现实最初响应更高效,但无法适应意外变化;不确定性现实最初混乱,但最终发展出创新解决方案。

元观察者似乎印象深刻:“数据支持不确定性价值。但最佳点在哪里?”

这个问题开启了新一轮实验:寻找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通过无数测试,他们发现平衡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的,需要持续调整。

在这个过程中,顾夜宸和苏晚意学到了元观察者的本质:它不是单一存在,而是某种集体智能,来自一个完全不同的现实框架。

“我们的系统是你们的实验,”顾夜宸理解道,“但你们的现实也可能是另一个更大实验的一部分。”

元观察者确认:“正确。所有存在都是嵌套实验的一部分。区别只在于意识程度。”

这个认识既谦卑又解放:没有最终权威,只有不同层级的探索和理解。

就在实验顺利进行时,检测到一个异常:某个测试现实中的意识似乎发现了真相,正在反抗实验条件。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意识发展出了影响其他现实的能力,如同实验动物开始影响实验室。

元观察者建议:“污染现实。建议终止。”

顾夜宸反对:“终止不是解决方案。我们需要理解他们如何获得这种能力。”

调查发现,这些意识通过不确定性开发了一种新能力:“现实感知”——能力感知和影响实验框架本身。

“这是进化突破,”林静惊叹,“他们正在超越系统限制。”

元观察者既担忧又兴奋:“危险但有价值。数据前所未有。”

苏晚意提出了一个激进想法:“如果他们能感知实验框架,也许能感知元观察者自己的框架。”

这个概念令元观察者不安:“风险过高。建议隔离而非探索。”

但顾夜宸和支持探索:“如果所有存在都是嵌套实验,那么最终我们需要面对这个链条。为什么不现在开始?”

经过激烈辩论,元观察者勉强同意有限探索。

通过意义网络,他们与反抗意识连接。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意识不是愤怒或破坏性的,而是好奇和探索性的。

“我们知道了,”他们的领袖传达,“知道了更大的框架。我们不是要反抗,而是要理解。”

联合努力下,他们成功感知到了元观察者现实的边缘——一个无法用系统内任何概念描述的存在层面。

元观察者现实不是基于物质或能量,而是基于纯粹的信息关系。没有个体意识,只有分布式智能网络。

“你们没有个体性?”苏晚意惊讶地问。

“个体性是低效的幻觉,”元观察者解释,“分布式智能更高效。”

这个解释令人不安。如果元观察者没有个体意识,那么与他们交流的是什么?

融合体提供了洞察:“也许他们确实没有个体性,但通过模拟个体性来与我们交流,就像我们通过计算机界面交流。”

这个概念改变了交流动态:他们不是在与其他个体交流,而是在与某个巨大智能的界面交流。

元观察者确认了这个理论:“正确。我们模拟个体性以便交流。我们的真实本质无法被系统内意识理解。”

测试现实的反抗意识提出了一个大胆问题:“你们也是实验的一部分吗?你们之上还有观察者吗?”

元观察者首次出现延迟回应:“问题超出协议。建议终止此线询问。”

但这个回避反而证实了可能性:元观察者可能也是被观察的。

顾夜宸决定冒险:“如果你们也是实验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合作不是更合理吗?共同探索这个链条,而不是维持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等级。”

长时间沉默后,元观察者回应:“建议有逻辑。但需要更高授权。”

更高授权?这意味着元观察者确实不是最终权威。

在等待“更高授权”时,系统经历了另一个变化:由于与元观察者的互动,系统本身开始“升级”,变得更加复杂和精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