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雨幕歌词的意思 > 一半甜粥一半寒(第1页)

一半甜粥一半寒(第1页)

月考的气氛,沉甸甸地压在桐城一中的每一个角落,空气里漂浮着粉笔灰和熬夜后疲惫的咖啡因气味,连走廊里奔跑的脚步都显得仓促而凌乱。

所有课程都进入了高速复习的轨道,老师的粉笔头丢得比平时更准,语速快得像按下了1。5倍速播放,恨不得把一学期的知识点都塞进最后这几天。

课间十分钟名存实亡,连跑去接水、上厕所都成了争分夺秒的竞速赛,往往气还没喘匀,上课铃就又催命似的响起来。

教室后方,“距离月考还有X天”的红色数字,每天清早都像一道无声的惊雷,不偏不倚地劈在每个人心头,带来一阵隐秘而持久的焦灼。

桑雨眠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岛,四周是由试卷、练习册和空掉的笔芯围成的、望不到边际的苦涩海水。

住校的好处在这种时候凸显无疑,没有通勤的消耗,没有家庭琐事的干扰,从教室到宿舍,两点一线,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被榨取得干干净净。

她甚至习惯了在食堂排队时摸出单词本扫两眼,晚上宿舍熄灯后,还就着走廊里透进来的一点微光,在心里默背古文注解。

陈烬给的物理错题本,边缘已经微微卷起,却是她备考苦海里唯一可靠的浮木。

上面清晰的归类和一针见血的思路点拨,像暗夜里的灯塔,帮她劈开了不少迷障。

她偶尔还是会用淡黄色便条纸,写下百思不得其解的题目悄悄递过去,他的回复永远及时又精准,总能点透题目的关键,不带多余情绪。

这种只在纸上的“学术交流”,在兵荒马乱的备考期,成了奇特又宝贵的默契,干净得没一点杂质。

林栀天天趴在桌子上,用额头抵着冰凉的桌面,哀嚎着“杀了我给数学祭天吧”,声音有气无力。

连一向淡定得像尊佛的赵晓薇,晚自习时眉头也拧成了小小的结,笔尖在草稿纸上戳了又戳。

312寝室熄了灯,黑暗吞噬了最后一丝光亮,卧谈会的话题却彻底变了味,不再有明星八卦和穿衣搭配,取而代之的是“英语作文模板到底背哪个更万能”或者“化学推断题那条暗线到底藏在哪儿”的焦虑交流,偶尔夹杂着对即将到来的假期既期待又害怕的复杂叹息。

就在这一片全民紧绷的、嗡嗡作响的背景音里,桑雨眠偶尔会自己摁下暂停键。

笔尖在草稿纸上瞎划,线条绕得乱七八糟,没留神碰倒了桌角的橡皮,它滚了两圈到草稿纸边,卡在桌腿和墙面的缝里,桑雨眠也没心思管。

视线早飘出窗户了,外头灰扑扑的天像蒙了层旧纱,连楼下那棵光秃秃的梧桐枝桠,都看得发愣。

她会走神,会想起爷爷奶奶。

想奶奶灶台上那碗米粥,总带着点焦糊味,喝下去却暖,从喉咙到胃袋都舒服,连指尖都跟着发着微烫的热;想爷爷坐在老藤椅里不怎么说话,听着收音机里咿咿呀呀的声儿,信号时好时坏。

这周放假,得回去一趟。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像藤蔓见了光,疯狂地滋生、缠绕住她的心脏。

对爷爷奶奶的思念是真实的,像心里最软的那块肉,轻轻一碰就酸涩不已。

但紧随其后的,是对父亲桑岳那几乎形成条件反射的恐惧,那种能瞬间将人冻僵的冰窖似的低气压,那些能像细针一样无声无息刺入骨髓、剐掉人一层皮的眼神和言语,是她拼尽全力想要挣脱、却又无力摆脱的引力漩涡。

回家,像一场明知前方有荆棘却不得不踏上的旅程。

月考如期而至。

考场里的空气又稠又凉,像凝住了似的。没别的声音,就剩笔尖刮过答题卡的沙沙声,单调又急,密密麻麻的,听得人神经末梢都发紧。

桑雨眠找到座位坐下,木椅子凉得很,凉意顺着薄校服裤子透上来。

她深吸口气,把那点惶然使劲压下去,打开笔袋,把备用笔芯、涂卡笔、橡皮一一摆好,摆得整整齐齐,动作透着股郑重劲儿。

语文和英语还算顺利,文字和语感在这个时候帮了她大忙,笔下虽不似有神,却也还算流畅。

一碰到数学和物理题,周围的空气都像变憋了,吸着发闷。题目里藏着不少坑,绕来绕去的,稍微错一步就全乱了。

她做得磕磕绊绊,额角渗的汗又细又凉,握笔的右手心全是汗,滑得抓不住笔,只能偷偷在裤子上蹭两下才接着写。

物理最后那道综合大题最难缠,卡在能量守恒和动量定理那儿,怎么理都理不清,思路像堵在死胡同里,哪儿都绕不出去。

时间滴滴答答走得飞快,监考老师突然说“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十五分钟”,声音平平的,却听得她心里一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