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时辰,高竟遥就已经估算出了徐言其所需的本钱,并给他粗略的定了个价钱。
“外甥晓得了。”徐言其郑重的将高竟遥的话记在心里。
赵云程虽然不出语,但心里早就盘算了起来,徐言其曾和他提过,杂物间还在阴干的烟灰大概能出三十根墨条,按二两来算,这就是六十两银子,药材再贵,加上清油顶了天也花不了三十两,这门生意可是对半赚啊!
“后日我和你舅舅就要启程回京了,再见都不知是何时,你和云程一定好好过日子。”丁素梅拍了拍徐言其的手背,语重心长的叮嘱着。
提起离别总是感伤的,徐言其再开口已红了眼眶:“我都明白,舅母你就别替我操心了。”
高竟遥则是和赵云程交代了几句,无疑是让他好好待徐言其。
太阳快落山时,徐言其和赵云程才从镇上起身回村,高竟遥让家丁赶车送他们回去,到家时倒也不算太晚。
灶房中,徐言其在案前切着芋头,朝在灶膛前烧火的赵云程问道:“咱现在有些家底了,是要继续开山地还是先直接买两亩田?”
赵云程思躇了片刻,才开口言说:“先买两亩田吧,明年丁税能少些,等明儿给里正结宅子钱的时候,我让他帮咱留意一些。”
徐言其已经跟着他吃了不少苦,现在娘家人好不容易寻过来,贴补了一些嫁妆,为得就是徐言其后头的日子能好过一些,他怎好还让人受累,和他一起挖地开荒呢?
“成。”锅里的水已经开了,徐言其放上蒸笼,将芋头摆了上去,“等卖了墨条,日子会更宽裕,我想着明年和张婶儿多订几坛清油,既然舅舅给寻了销路,咱们就多做一些,也能多赚几两银子。”
手里有了余钱,有些事儿就不用发愁了,夜里,徐言其睡得格外安稳,一睁眼天都已经大亮了。
听到院里的动静,便知赵云程起了许久,徐言其赶忙坐起身穿好衣衫,出了卧房去灶房舀水洗漱。
第54章榆哥儿出嫁
吃完晨食,徐言其从卧房的衣箱里取出了六两银子,让赵云程带去给里正结钱,时辰尚早,也赶得及去衙门变更契子上的名字。
“这五十两的银票太大,你带着一并去镇上换成碎银吧,以后用钱的时候方便一些。”徐言其把银票叠好,仔细的装进了荷包里。
“好。”今儿不是去镇上做工,赵云程难得换上了徐言其给他做的衣衫,瞧上去俊郎了不少,徐言其不由多打量了两眼,“这般看着我作甚?”
闻言,徐言其收回目光,手中收拾着赵云程换下的衣裳,垂眼笑道:“瞧你好看。”
赵云程难得红了脸,仓促的招呼了一声,装好荷包就出门去了。
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还盘算着要买田,许家贤听后不禁抬头凝了赵云程一眼,知道前日里徐言其有京里的亲戚过来了一趟,定是给他们留了一些银子,不过还是开口提点了赵云程一句:“程小子,钱不外露的道理,我想你应该晓得,别再遭人惦记上了。”
“道理我懂。”赵云程颔首道,“所以劳烦许叔不要对外言说,我已经结清宅子余钱的事儿。”
于是,两人去镇上途径村道时,便借口只是同路,许家贤是村里的里正,到衙门办事再正常不过,而赵云程平日里一直都是去镇上做工,两人顺路一道走也不为怪。
变更契子的手续有些繁琐,主薄还需重新在宣纸上誊写一遍,再落下印章才算完成,等了些时辰,待拿到新契子的时候,赵云程满心的踏实,他将契子叠好放进怀里,跟着许家贤出了衙门。
“许叔,我想去钱庄一趟。”赵云程没忘记徐言其交代的事儿,许家贤既然已经猜出了高竟遥临走时留了银子给他们,他便没必要拐弯抹角的掖着藏着。
许家贤应了声,但没同赵云程一道过去,而是去了镇口等他。
赵云程换了三张十两的银票,又兑了二十两的碎银,把银票和契子都仔细的收进了荷包里,这才出了钱庄,赶着去许家贤碰面。
回到后山时已近晌午,元宝和旺财不知跑到哪里去耍了,近来天儿渐凉,徐言其也不拘着它们,天儿晚的时候,两只狗自会懂的回家。
“事情都办妥了?”锅里热着饭,徐言其得空和赵云程进了卧房说话。
赵云程应了一声,取出荷包将里面的契子和银钱都交给了徐言其。
瞧着上面“赵云程”的名字,徐言其喜不自胜,他从衣箱中拿出盒子,将里面的契子归整了一番,加上这张房契,一共有三张契子,分别是衙门的婚契,徐言其的身契,和刚得的房契。
“咱们可算是攒下一份家当。”徐言其把银子装进钱袋里,和契子一并放入盒中,谨慎的藏进了衣箱底中,回过身来又同赵云程道,“榆哥儿再有几天就要办亲事了,咱们是带礼钱还是买些东西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