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只能自己把憋屈憋在心里。
唯一让他有所安慰的就是,他的亲儿子在英国公府,还是很受英国公宠爱的。
虽然前些年英国公对周靖有迁怒心理,但如今似乎已经想开了,对周靖又满是愧疚和补偿心理,表现得万分宠爱周靖,现在才十二岁的周靖已经是京城小霸王了。
皇帝觉得以英国公对周靖的这种宠爱程度,将来说不定还会把手里的兵权传给周靖,周靖是他这个皇帝的亲儿子,这不就相当于把英国公手上的兵权给收回来了吗?
对周靖如今备受英国公府上下宠爱现状满意的皇帝,全然不知司源这是在捧杀周靖呢。
一个年幼时被无视,年少时被溺爱的孩子,贪玩就随他去玩,不爱学习就不学,嫌练武辛苦就不练……这样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变得优秀?
就算是天纵奇才,被司源这样溺爱,也只有被养废一条路。
皇帝却还以为周靖这样被司源宠爱着是一件好事,毕竟在英国公府,周靖作为名义上的唯一嫡子,可没有被树立成靶子的必要,皇帝就毫无危机感。
甚至皇帝自己都对周靖十分宠爱,表现出因为看重英国公而十分宠爱英国公唯一的嫡子的模样。
第88章假太子登基为帝!
皇帝宠爱周靖,任谁见了都只会以为这是皇帝用来表现自己看重英国公的一个方式。
于是英国公府在京城越发的炙手可热,拥趸者众多。
这些簇拥自然是聚拢在司源这个英国公身边的,那些好处也是司源这个英国公府掌权人得了,司源这个英国公的权力就越发的膨胀了。
皇帝看在眼里,忌惮在心里,但并未想过对英国公府动手。
因为在他看来,英国公的权力虽大,但不过是暂时保存在英国公手里,等周靖再长大一些,他就册封周靖为英国公世子,让周靖从英国公手里接过这份权力,等时机成熟了,他就揭穿周靖的真实身份,然后把换子的黑锅扣在英国公头上,将英国公府斩草除根。
所以皇帝并未动手打压司源,他已经把司源手里的权力视作周靖的囊中之物了,只是暂时留存在司源手里。
殊不知司源趁着这个机会拉拢朝臣,暗地里支持着周熙,在皇帝没有察觉的暗地里,周熙的势力已经庞大到可以与皇帝抗衡了。
只是周熙十分谨慎,从不表现出来,他表露在外的势力不过是冰山一角,甚至为了让皇帝更加支持他,他在与大皇子等人争斗的时候故意露出颓势,皇帝为了平衡双方势力,让周熙不那么快的落败,会表现得更加宠爱支持周熙。
皇帝的小心思谁也不知道,所以在外人看来,就是皇帝无比宠爱五皇子,这就给了朝臣们一个讯号——皇帝有意立五皇子为继承人。
大皇子等人身后虽然有各自的母家支持,势力庞大,但这个天下终究是赵氏皇朝的天下,皇帝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皇子的母家势力再庞大也不能帮皇子们明火执仗的造反,皇帝的意愿才是朝臣们下注的风向标。
于是投靠周熙的朝臣更多了。
周熙深知皇帝对自己只有利用之心,所以他是把自己的势力能隐藏起来就隐藏起来,面对大皇子等人宁可吃亏也不暴露自己的隐藏势力。
因为他知道自己真正的敌人不是大皇子等人,而是当今皇帝。
皇帝此时正是用得上他的时候,所以看见周熙的势力在大皇子等人的夹击下支撑不住,皇帝就在背后帮忙,这就仿佛是皇帝与周熙联手对付大皇子等人。
有皇帝拉偏架,周熙自然是吃不了亏的。这也给了朝臣更加明确的讯号——皇帝只属意五皇子为继承人!
大皇子等人也都察觉到皇帝的意思,对周熙的敌意都溢于言表了。
在周熙十五岁时,夺嫡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的时候,皇帝下旨册封皇五子赵子苏(周熙)为皇太子!
周熙接到自己册封太子的圣旨之后,心里又高兴又复杂。
他高兴在于自己终于有了名正言顺的太子名分,只要皇帝一死,他就是最名正言顺的新帝人选。
复杂心情则是因为他想到皇帝在这种时候立他为太子,只是想让他这个靶子树立得更加明显更加吸引火力,他想起了上辈子自己在对自己身世毫不知情的时候还对皇帝产生了孺慕之情,他在成为靶子之后被针对的艰难处境……他的心情就很难不复杂难言。
周熙深吸一口气,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他如今是周熙,不是上辈子那个可怜可悲被皇帝操控命运的赵子苏了!
这一世他一定会拿到他想要的一切!
想到自己如今比上辈子要庞大得多的势力,还有权倾朝野的亲爹的支持,周熙如今这个太子可当得比上辈子有底气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