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启明额头的汗更多了。他知道这位张总能量巨大,与倒台的卢副主任关系密切,如今显然是想借他的手,给青林使绊子。
他不敢直接拒绝,只能硬着头皮道:
“原则。。。原则上是这样。。。”
“那就好。”
张总满意地点点头,递过去一个信封,“一点小意思,给弟妹和孩子买点礼物。听说青林的材料这几天就会报到你那里,好好看看,仔细看看。”
吴启明手指颤抖地接过那个厚厚的信封,感觉重如千钧。
几天后,青林经开区管委会。
李薇拿着一份文件,焦急地敲开郑途办公室的门:
“郑主任,出问题了!省发改委那边卡住了我们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配套专项资金的申请。”
郑途眉头一拧:
“怎么回事?材料不是严格按照要求准备的吗?”
“是我们的要求。”
李薇语气急促,“省发改委高技处的吴处长反馈了一大堆问题,说我们多家申报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测算方式存疑、知识产权证明材料不够清晰、甚至说华腾项目先期投入的能耗数据预估‘过于乐观’,需要重新核定。
还暗示…绿源环保的技术路线存在争议,需要组织专家进行额外论证。”
“重新核定?额外论证?”
郑途眼神瞬间冷了下来,“这摆明了就是故意刁难!时间节点卡得这么死,他们不知道耽误一天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吗?”
“我知道。”
李薇满脸愁容,“我跟吴处长解释了半天,他嘴上说理解,但打官腔,说程序如此,他们必须严格把关。”
郑途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繁忙的工地。
省里的阻力,果然以另一种方式来了,而且精准地打在了七寸上——资金和政策认定。
这比直接的舆论攻击更隐蔽,也更致命。
“苏书记知道了吗?”
他沉声问。
“已经第一时间向县委办了汇报。”
这时,郑途桌上的手机响了,是苏瑾澜打来的。
“郑途,情况我知道了。”
苏瑾澜的声音听不出波澜,“我刚和叶书记通过气。吴启明处长这个人,一向谨慎,甚至有点胆小,这次突然变得这么‘坚持原则’,背后肯定有人。”
“我们需要怎么做?”
郑途直接问。
“两条腿走路。”
苏瑾澜果断下令,“第一,明面上,你立刻让李薇带队,组织所有申报材料的最原始凭证、所有测算依据、专家意见,形成一份最扎实的补充说明报告,直接送去省发改委,态度要诚恳,程序要走到位。第二。。。。”
她顿了顿,“我通过其他渠道了解一下,是谁在给吴处长施加压力。你做好准备,可能需要亲自去省里一趟,当面沟通。”
“明白。”
郑途放下电话,立刻对李薇道,“按苏书记指示办,立刻组织人手,把所有底账翻出来,重新复核,确保每一个数据都扎实到砸在地上能砸出坑,明天一早,我亲自带你去省发改委。”
“好!”
李薇领命,匆匆离去。
郑途沉吟片刻,拿起手机,翻到一个很久没有联系过的号码——他在大学时的一位同学,如今在省委办公厅任职。
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