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她的音乐 > 停电(第1页)

停电(第1页)

林歌最终还是把新邻居的东西拿进了房子。她打开陈弦的书,竟意外的勾起唇角,轻轻一笑。

这是她当年用过的书。

晚上十一点零七分,七楼走廊

台灯突然熄灭,谱架上的iPad屏幕暗成深灰。

停电了。

她蹙眉起身,借着手机灯光检查电闸。整层楼陷入奇异的寂静,对面传来陈弦开关配电箱的声响。犹豫间,她打开门,正遇见举着手机照明出来的邻居。"整个片区都停电了。"陈弦晃了晃显示物业通知的手机,"变压器故障,预计抢修两小时。"

林歌点头,准备关门。

"等等!"陈弦叫住她,"我有些演出用的应急灯,还有。。。"她转身端出雕花玻璃烛台,"这个比手机照明舒服。"

烛光在陈弦眼中跳动,像极了音乐厅里随旋律起伏的灯光。林歌注视着那簇颤动的火苗,突然想起母亲总在类似的光晕里为她翻谱。

"谢谢。"她接过烛台,声音比预想中轻柔。

回到漆黑的客厅,她将烛台放在钢琴上。暖黄光晕在墙上的音波图投下摇曳阴影,让这个总是精确到分贝的空间突然有了温度。她翻开母亲留下的牛皮谱夹,发现烛光下的手写注释比日光灯下更显鲜活。

这时,对面传来即兴哼唱的旋律——是陈弦在调试她为下周公开课改编的舒伯特《小夜曲》。断断续续的试唱穿过失去电力加持的隔音墙,意外地不让人讨厌。

林歌不自觉地用指尖在琴盖上敲出对应的伴奏音型。

---

晚上十一点三十四分,七楼B座

陈弦正在烛光下修改乐谱,突然听见对面传来伴着消音踏板钢琴声。不是练习曲,而是即兴的琶音,恰好配合她刚才哼唱的旋律。声音若有若无,轻柔的不像话。

她轻轻打开门,发现林歌的房门也虚掩着。透过门缝,能看见钢琴前专注的侧影。

"这个转调很妙。"陈弦靠在门框上,"但我总觉得第二乐句的和声进行可以再大胆些。"

林歌的手指停在琴键上。若在平时,她会立即合上琴盖。但今夜,或许是烛光太柔软,她反而往旁边挪了挪。

"舒伯特的原谱在这里用了属七和弦。"

陈弦又想开口,林歌像是命令一般,开口冷淡的吐出了两个字:“进来。”

"正有此意。"陈弦自然地走进房间,指着谱纸上的修改痕迹,"但既然要改编,何不试试降六级?"

林歌没说什么,但心还是忍受不住的波动,感受到年轻女孩身上淡淡的馨香,在黑暗中她有些脸红。若有所思地弹了几个和弦。当那个意外的不和谐音响起时,两人同时眼睛一亮。

黑暗好像给予了林歌安全感,她的情绪变得大胆起来。

"像深夜的星星突然闪烁。"陈弦惊叹。

这个比喻让林歌微微怔住。她想起上次有人说她琴声像星星,还是二十年前的事。

烛芯啪地爆出火花。

---

午夜零点十七分,钢琴旁

她们已经从舒伯特谈到斯特拉文斯基。蜡烛烧短了一截,融化的蜡油在烛台上凝结成抽象图案。

"《春之祭》首演时的骚乱,现在听来简直不可思议。"陈弦摆弄着林歌收藏的老唱片,"当时的观众还没准备好接受这样的音乐。"

"现在也一样。"林歌轻轻擦拭琴键,"大多数人要等到权威认可才敢说喜欢。"

陈弦注意到她擦拭琴键的动作——不是随意拂尘,而是每个琴键单独护理,像对待易碎的珍宝。

"你练琴的时候。。。"陈弦斟酌用词,"会想着观众吗?"

"只想音乐。"林歌合上琴盖,"观众是演出时才存在的变量。"

这个回答让陈弦想起教授说过的话:"林歌不是为观众演奏,是为音乐本身。"

夜风掀起窗帘,送来对面阳台上茉莉的香气。陈弦看见谱架上泛黄的笔记:"这是你母亲的笔迹?"

林歌的指尖抚过那些褪色的字迹:"她总说,乐谱上的标记是演奏者与作曲家的私语。"

"我母亲是数学老师,"陈弦微笑,"她在我乐谱上标的全是黄金分割点。"

罕见的笑意掠过林歌唇角。这个发现让陈弦心跳漏了一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