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你中考科学得有130呢,学文干什么?”章若梅不理解,在她看来女儿是妥妥的学理好苗子,“你学理,理科能当医生。”
考公考编,医生律师,这是章若梅这代人眼中最好的工作,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甚至在农村人眼里,考上公就是当官了,甭管你是不是基层,就感觉家里在“衙门”里有人。
如果当上老师,那妥妥就是教书先生,不仅有寒暑假,社会地位也不一般。
农村人眼中,尤其是零几年,老师这个职业是自带光环的。
同理,当医生的就感觉家里在医院有人了,以后看病特别方便,也不怕被坑。
而当了律师,那就再不怕打官司,感觉吵架都理直气壮起来。
章若梅心里意向的职业是医生和老师,虽然文科生可以当老师,但绝不可能当医生。而相反选理科,则两者都有可能。
“读理科,你这个分数在实验班肯定是前几名,只要老师好,你没问题。”章若梅依旧坚持。
林晓却是心里苦笑。
上辈子就是选的理科,高一还看不出问题,但是等到高二尤其是下学期,她的物理成绩直线下滑。初中理科和高中理科,根本就是两回事。
不是说初中学得好,高中就一定没问题。
林晓知道,自己中考科学130,完全是因为学的内容浅,她又比别人更努力一些,所以才考了这么个分数。
在乡镇中学,150分制的卷子,考130已经相当不错了。
可是县里的那些初中,那些学生没有政策照顾,凭得都是实打实的分数考进一中的。他们每一个人,科学基本都在145以上,满分的更是一抓一大把。
林晓:“妈,我理科不行。”
不仅物理深了以后难学,高中化学知识点太多,她也记不过来。
还有一个事情也很重要,她得分精力兼顾数学。
林晓想起前世高三的黑暗生活,依旧头皮发麻。
重生不长智商,她不可能突然脑子开窍,学啥啥都行。
林晓甚至还担心,自己重生回来,也不知道脑子是新的还是旧的?要是三十岁的脑子,那记忆也是个大问题。
十七八岁的年纪,才是记忆黄金年龄。
但章若梅不答应。
母女俩虽然没有直接闹矛盾,但各自情绪都不高,一连好几天都没好好说话。
林晓没纠结这件事,反正得开学以后才会面临真正做决定。
这一点,她还是挺喜欢三十岁的心理,至少不会把问题放大,成天为此烦恼。因为这就是一件小事情。
而真正十五岁的她,却做不到这么淡定,估计整个暑假都得发愁。
“姐,我作业做完了,你快改。”林佳的催促将林晓拉回现实。
她放下自己的课本,拿起妹妹的习题批改,很快得出分数,全对。
“佳佳,你学得很好。”林晓满是赞赏。
林佳也很高兴,小手往前一伸,“姐,给我钱。”
“你要不要再学一点,我给你讲讲英语或者作文?”
“不要,我要去买棒冰,一会儿妈就下班了,看到我饭前吃东西,肯定骂人。”
林晓拿出说好的额外五毛,刚掏出来就被林佳拿走,小身板噔噔噔往下跑,不一会儿就出现在院子里。
林晓看着妹妹快乐的奔向村口小店,双马尾在脑袋后面一甩一甩的,只觉有趣。
零几年的小孩儿真容易满足,几毛钱买点吃的,就能快乐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