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东南,阳城地区。
一个名叫“石磨村”的寻常村落里。
午后的阳光,温暖而和煦,洒在打谷场上。
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也如同此前那饱满的麦穗一般,灿烂而真实。
只不过。
这份宁静和喜悦,很快,就被一阵急促的、响亮的铜锣声,打破了。
“当!当!当——!”
“都出来!都出来!”
“村长和上面来的干部,有要紧事要宣布咧——!”
村里的后生一边敲着锣一边扯着嗓子,在村里的大街小巷,来回奔走。
村民们闻声,纷纷从自家的院子里走了出来,几乎所有人都带着好奇地向着村口那棵大槐树下的晒谷场聚集而去。
“上面来人了?”
“估计有什么事情要宣布吧?”
“前面听说打的很惨,恐怕没什么好事。”
“你小子总是瞎讲,不是又打了个大胜仗吗?”
“一直打胜仗,也没见这仗打完,小鬼子不还是占了那么多的地方吗?”
“至少小东洋打不进咱们晋东南,最近这两年小鬼子的飞机也没飞过来过。”
“是啊,比起别的地方的乡亲,咱们这里现在最起码不会饿死人,已经算得上是世外桃源嘞,多少人羡慕都羡慕不过来!”
很快,整个晒谷场,就站满了黑鸦鸦的人群。
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不知道是出了什么大事。
村长是一个皮肤黝黑、饱经风霜的老汉,在本地年长,算是颇有威望。
站在一张临时搭起的土台子上。
他的身旁,站着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戴着眼镜的年轻人。
这是县里派下来的驻村干部,姓王。
基本上每个村子都会有这样一个驻村干部,用于宣传政策。
“乡亲们!”
“都静一静!静一静!”
村长老汉,用力地敲了敲手中的铜锣,等场面稍微安静下来之后,才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今天,把大家伙都叫来,是有个天大的要紧事,要跟大家伙说一下。”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王干部,然后深吸了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很大的决心,将那个足以让所有人震惊的消息,宣布了出来。
“从今天起!咱们村,要开始征收余粮了!”
“什么?征收余粮?”
人群,瞬间就炸开了锅,如同烧开了水的锅炉。
“村长!你没说错吧?啥叫征收余粮?”
“是啊!这地,不是说好了,是咱们自己的吗,怎么还要征粮?”
“前两天,不还听广播里说咱们在邯郸那边,打了大胜仗吗?”
“怎么打了胜仗,还要跟我们老百姓要粮食啊?这到底是打了胜仗,还是打了败仗啊?”
质疑声,抱怨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