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忆君王珍珠周奉疆 > 4050(第8页)

4050(第8页)

和媜珠关系还好的那些年里,每当桌上又有鱼时,媜珠理解他的别扭和古怪,于是她就会主动给他夹菜,把蒸鱼里的紫苏叶夹到他的碗里,还会微笑着对他说:

“紫苏虽乃佐料,却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之良效,愿兄长多食。”

她会这样善解人意地照顾他,周全他的颜面。

不过,当连媜珠也失忆忘记这些后,周奉疆多年来再也没有主动尝过一口鱼汤里的紫苏叶了。

当他察觉到媜珠的异常时,也是因为时隔数年后,她夹到他碗里的一块紫苏叶。

这日,帝后二人一同在承圣殿内陪赵太后用膳,这本是平平无奇的一顿饭,不过膳桌上摆了一道清蒸鲈鱼,以紫苏叶等为佐味。

赵太后笑吟吟地夹了一块肥嫩的鱼肉到皇帝碗里,说皇帝近来很是辛苦,该多吃些。

不知为何,媜珠下意识地察觉到了周奉疆对这块鱼肉的排斥与厌恶。

她则起身夹了一筷子的紫苏叶搁到他碗里,也是盈盈莞尔:

“紫苏虽乃佐料,却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之良效,妾愿陛下多食。”

做这件事、说这句话,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可她就是做了。

就像是已经刻入她的骨髓深处一般。

周奉疆霍然抬头望向她,眸光深邃如幽井般不可测。

上一次她对他说这句话,是在什么时候?

第44章

不过在这个时候,周奉疆强压下心底的惊诧和疑虑,什么也没多说。

他仍旧是那样温柔地对她微笑,谢过她的好意和关心,夫妻二人间看上去是那样的恩爱和睦。

赵太后也满意地连连点头,她以为媜珠这下病过一回后,终于是不作不闹了。

饭毕,媜珠留在承圣殿内陪太后多待了会儿,而皇帝则前往宣室殿处理政务。

事实上,对于周奉疆来说,这一整个下午他连那些奏章上的一个字都看不进去。

他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房里,从午后日光正盛坐到日薄西山黄昏时分,极大的错愕和不敢置信将他整个人笼罩,让他没有精力再去思考任何其他事情。

媜珠……她为什么突然会对他说那句话?

这些天她周围并没有旁人对她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她不可能是在别人的提醒暗示之下才做出这种举动的,何况他喜食紫苏叶之事本来也就只有她一个人知道,哪怕真的是别人想要提醒暗示她什么,也绝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动手脚。

这只可能是她自己想起来的。

她回想起了一些和他有关的事。

如果这么一怀疑的话,周奉疆很快又联想到了前日媜珠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似乎更能佐证他这疑心是多么的正确。

——他不喜欢吃莲子,这件事也只有媜珠知道。这倒只是单纯他自己不喜欢吃而已,他觉得这东西的口感味道实在太奇怪,食之无味又有些黏腻恶心。

但莲子又有养心安神之良效,时人又以为此物于女子可美容养颜、长葆青春,所以高门宅院里的许多妇人是很喜欢的。

比如他的养母赵夫人就很喜欢此物。

在冀州时,赵夫人院里各种莲子汤莲子粥莲子糖水做的层出不穷,甚至他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连炖个鸡汤赵夫人都要让人撒一把莲子进去?

周奉疆那时是寄人篱下,当然不好意思主动挑剔说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也不敢和赵夫人说,赵夫人给他什么他就吃什么,他只是和媜珠提过一嘴而已。

而且他还告诉媜珠,他虽不喜莲子,也没有到完全不能吃的程度,让她不用想办法去迁就他的口味。

何况赵夫人再喜欢这东西,她也没有当饭一样天天吃顿顿吃,在赵夫人身边也不缺旁的他喜欢的东西给他吃。

前日他在宣室殿处理政务到很晚才回去,媜珠担心他久熬乏累,命人送一盅四神汤给他,她还随口叮嘱了膳房的人一句说:

“这时节的莲子都是去年陈的了,不好吃,给陛下换红枣和桂圆加进去吧。”

周奉疆那时还以为这只是个巧合。

可她从前让人给他送四神汤的时候,可从来没说过去掉莲子的。

若再结合今日之事一想的话……

周奉疆的心忽然塌了一块下去。

那她又到底想起来多少呢?她是怎么忽然想起来的?她现在知道当年他对她做的那些事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