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婆纳闷地说:“刚才我都跟你说了,你舅母已经不怪你了,还要求什么情?难道你还打了别人不成?”
赵匡胤不好意思地说:“不是打了别人,是我还得罪了二舅。”接着,他就把昨天在王家店门口,怎么遇到杜二公搜刮百姓,怎么跟他动手,又把他打跑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老婆婆听完,吓得脸都白了,心里嘀咕:我的天!儿子和媳妇都被他打了,这可怎么收场啊?媳妇的脾气还好,被我劝住了,可我那儿子的脾气跟炮仗似的,一点就炸,我可劝不动他。看来这事,还得让媳妇去劝他才行——毕竟夫妻之间,说话更管用。
她叹了口气,对赵匡胤说:“你这孩子,从小就爱惹事,长大了还是这脾气!得罪了你舅母,我还能帮你说情,现在又得罪了你舅舅,我要是再帮你说话,就显得我偏向外孙,不疼儿子媳妇了,这情我可没法说。你自己惹的祸,还是得你自己去赔罪。要是你舅舅也像你舅母这么通情达理,说不定就原谅你了。”说完,她就不说话了,等着柳氏开口。
赵匡胤也没辙,只能低着头不吭声。柳氏看在眼里,心里琢磨着:我这边都不跟他计较了,要是丈夫还揪着这事不放,显得咱们家太小气。而且我看这外甥,长得一表人才,功夫又好,以后肯定有大出息,要是能跟他搞好关系,对咱们家也有好处。再说了,丈夫要是真跟他闹僵了,婆婆心里也会不舒服。
她想清楚后,就开口说:“公子你别担心,婆婆也别着急,这点小事,我来帮你们和解。不过你也知道,你舅舅性子倔,一下子肯定转不过弯来。这样吧,等他回来的时候,你先别跟他见面,婆婆也别出面,我来跟他说,保证能让他消气。”
老婆婆一听,高兴得赶紧说:“还是你懂事!那就麻烦你了,媳妇。”
赵匡胤也赶紧站起来,对着柳氏作揖:“多谢舅母帮忙,外甥以后肯定记着您的好!”
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还能看见火光冲天。小翠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喊道:“太太、奶奶、公子,不好了!二爷爷(指杜二公)不知道为什么,带着山寨的好多人在外面,好像要进来了!”
原来杜二公昨天被赵匡胤打跑后,回到山寨就跟大寨主、二寨主说了这事,三人商量着要带三百喽啰下山报仇。可等他们点齐人手,已经是傍晚了,杜二公又饿又气,就想着先回家吃点东西,再去千家店找赵匡胤算账——他还不知道,自己要找的人,已经在自家客厅里了。
柳氏一听杜二公回来了,赶紧对老婆婆和赵匡胤说:“妈,公子,你们赶紧去后房躲一躲,我来应付他。”又对着旁边的丫鬟说:“你们都别点灯,就说我在堂里等他。”
丫鬟们赶紧把灯吹灭,客厅里顿时暗了下来。柳氏独自坐在椅子上,心里盘算着怎么跟杜二公说。
没过一会儿,就听见外面传来脚步声,还有人提着灯笼。杜二公走进来,身后跟着他的跟班小三子,还有几个喽啰。他一进堂屋,就问丫鬟:“我媳妇呢?不是说她回来了吗?”
丫鬟赶紧指着椅子上的柳氏:“回二爷,奶奶在那儿呢。”
杜二公接过小三子手里的灯笼,走到柳氏面前,皱着眉说:“你怎么坐这儿不开灯?这么晚了,怎么不回房休息?出什么事了?”他问了好几句,柳氏都不说话,还故意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
杜二公更纳闷了,又问:“媳妇,你是不是受委屈了?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
旁边的小三子赶紧帮腔:“二爷,谁敢欺负奶奶啊?我听丫鬟说,是太太生气,打了奶奶几下,所以奶奶才哭的。”
杜二公一听,立马急了:“我妈为什么打你?你是不是惹她生气了?你跟我说,我去跟我妈求情,让她别骂你。”
柳氏这才抬起头,抹着眼泪骂道:“你这杀千刀的!我什么时候惹妈生气了?都是你惹的祸,连累我被妈打,你还有脸问我!”
杜二公被骂得一头雾水:“我惹什么祸了?你跟我说清楚,别在这儿哭哭啼啼的。”
柳氏说:“你昨天在王家店打了一个人,你还记得吗?那人是妈的外甥,是东京来的赵公子!今天人家找到家里来认亲,跟妈一说被你打的事,妈心疼外甥,又抓不到你,就把我打了一顿出气!这祸不是你惹的,难道是我惹的?”
杜二公一听,脑子“嗡”的一声,愣在原地,半天说不出话来——他怎么也没想到,昨天被自己打的红脸大汉,竟然是自己的外甥!他赶紧问:“你说的是真的?那赵公子……长什么样?”
柳氏说:“就是个红脸的大汉,穿的青扎巾、绿扎袖,跟你昨天说的一模一样!你在王家店门口打了他,中午的事,你难道忘了?”
杜二公这才回过神来,气得直搓手,在堂屋里来回走——他想起昨天那个红脸大汉的功夫,心里还挺佩服,没想到竟然是自己的外甥!这要是传出去,自己这个“抹谷大王”的脸,可就丢尽了;可要是不认这个外甥,妈肯定会生气,媳妇这边也说不过去。
就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柳氏又开口了:“你也别在这儿急了。那外甥是个明事理的人,知道是误会后,也挺后悔的。你要是能原谅他,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他功夫好,说不定还能帮你打理山寨的事;要是你不原谅他,妈肯定不依,咱们家也得闹得鸡犬不宁。你自己想想,哪个划算?”
杜二公停下脚步,看着柳氏,心里慢慢盘算起来:媳妇说的有道理,这外甥既然是个人才,留着肯定有用,而且又是亲戚,要是真闹僵了,也不好看。他叹了口气,对柳氏说:“那……那你去把他叫出来吧,我跟他说说。”
柳氏见他松口了,赶紧对着后房喊:“妈,公子,你们出来吧,没事了。”
老婆婆和赵匡胤从后房走出来,杜二公看着赵匡胤,脸上有点尴尬,半天说不出话来。赵匡胤赶紧走上前,作揖道:“舅舅,外甥昨天不知道是您,多有冒犯,还请您原谅。”
杜二公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哎,这事也怪我,不该随便欺负百姓,也没问清楚你的身份。既然是一家人,这事就算了,以后别再提了。”
老婆婆一看两人和解了,高兴得哈哈大笑:“这就对了!一家人就该和和气气的,以后咱们好好过日子!”
就这样,一场因为误会引发的冲突,在柳氏的巧妙调解下,终于化解了。杜二公后来也听了赵匡胤的劝,慢慢改掉了欺负百姓的毛病,还把御果园还给了官府。而赵匡胤在姥姥家住了几天,养好了精神,又踏上了新的路程——谁也没想到,这个曾经闯祸的红脸后生,后来会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开创一段新的历史。
至于杜二公和柳氏,后来也跟着赵匡胤干了不少正经事,成了他身边的得力帮手。这正是:一句好话解了骨肉仇,一番谋划让恶霸归了正。要知道赵匡胤接下来又会遇到什么事,咱们下回再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