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电视剧飞龙传 > 第 60 章(第5页)

第 60 章(第5页)

想阻止叛乱却没能成功,台阶前的鲜血,到现在还红得刺眼。

赵匡胤在公署里,听说城里乱了起来,赶紧下令禁止士兵扰民。很快,将士们把范质、王溥等大臣带到了赵匡胤面前。

范质看着赵匡胤,气得浑身发抖,大声斥责:“你是世宗的亲信大臣,世宗对你言听计从!如今你趁着国家有丧事,欺负孤儿寡母,图谋叛乱,将来到了地下,怎么有脸见世宗?你就不觉得惭愧吗?”

赵匡胤听了,眼里含着泪水,愧疚地说:“我蒙受世宗的厚恩,如今被将士们逼迫,才走到这一步,我心里也对不起天地,可我实在没办法啊!”

他的话还没说完,站在帐前的罗彦威就拔出剑,厉声喝道:“三军没有主帅,各位将领商议后,决定拥立赵点检为天子!谁再敢说反对的话,就别怪我不客气!”

王溥吓得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范质见大势已去,也只好无奈地跪了下来。赵匡胤赶紧上前,亲自把他们扶起来,用好话安慰他们。后人写了首诗,讥讽范质等人:

国家已经改朝换代,宋朝的江山已经建立,谁还能像伯夷、叔齐那样坚守气节?

一句话不投机就赶紧下跪投降,可惜了韩通,白白丢了性命。

范质等人只好陪着赵匡胤进宫,召集文武百官,让大家分两排站好。翰林院的官员捧着早就准备好的禅位诏书,让侍郎窦仪宣读。诏书里说:

上天养育百姓,为百姓设立君主。尧、舜两位帝王,把天下禅让给有德行的人;夏、商、周三位君王,顺应时势改朝换代,道理都是一样的。我年纪小,又遇到国家有难,人心已经背离,天命已经归了别人。

你归德节度使、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有圣人的资质,有神武的谋略。辅佐我朝高祖皇帝,功绩感动上天;侍奉世宗皇帝,功劳更是卓著。东征西讨,百姓都归顺你;天地鬼神,都保佑有德行的人;百姓的歌颂、天下的诉讼,都归向最仁爱的你。

顺应天意,顺从民心,像尧禅让给舜那样,把天下交给你。我卸下重担,做一个清闲的宾客。啊!一定要敬畏天命啊!

窦仪读完诏书,赵匡胤就面向北方,接受了禅让的旨意。随后,宰相上前,扶着赵匡胤登上崇元殿,为他戴上天子的皇冠,穿上天子的龙袍。文武百官跪地朝拜,高呼“万岁”,赵匡胤正式登基,就是宋太祖。

太祖下旨,封周恭帝柴宗训为郑王,他的子孙可以世袭这个爵位;符太后迁居到西宫居住。随后,太祖大赦天下,改国号为“宋”,改年号为“建隆元年”——至此,后周的统治正式结束了。

古代有个叫顾充的人,在《历朝捷录》里这样评价后周和世宗:

世宗作为柴家的后代,继承太祖的皇位后,编撰《通礼》,修正乐书,制定大乐,设立科举科目,让文化教育变得兴盛;打败后汉的军队,检阅各路军队,平定长江以北的地区,讨伐契丹,武功更是显赫。

王环因为不投降而受到奖赏,刘仁赡因为坚守气节而受到褒奖,张美因为只会讨好而被疏远,冯道因为没有气节而被抛弃。世宗的威武之名,真的能激励人心,让整个时代都为之振奋。近处的人敬畏他,远处的人归顺他,都是有原因的。

雕刻农夫的木像鼓励农业,是重视根本;禁止僧人尼姑出家,是抑制末流;亲自审理囚犯的案件,是体恤百姓;救济淮南的饥荒,是帮助穷人;设立两税的期限,是方便百姓。他关心百姓,专注于治国之道,好的政策和想法,多得数不清,确实是五代十二个君主里最好的君主。

可为什么后周灭亡得这么快呢?难道是帝王自有天命,上天要生出圣人来做百姓的君主,就像太阳月亮出来后,小火苗就不能再发光了吗?

太祖登基后,追尊父亲赵弘殷为宣祖昭武皇帝,尊母亲杜氏为皇太后。当天,太祖在殿下面向母亲跪拜,群臣都上前道贺,可杜太后却皱着眉头,一点也不高兴。

旁边的侍从上前问道:“臣听说‘母以子贵’,如今您的儿子当了皇帝,您反而不高兴,这是为什么呢?”

杜太后叹了口气,说:“我听说当君主很难啊!天子坐在百姓之上,要是治理得好,这个位置才尊贵;要是治理不好,就算想做个普通百姓都不行——这就是我担心的原因啊!”

太祖听了,连忙磕头道:“儿子一定记住母亲的教诲!”

随后,太祖立贺氏为皇后,韩氏为偏宫,杜氏为西宫。

过了几天,太祖下旨,加封范质、王溥为中书门下平章事;任命弟弟赵匡义为殿前都虞候;任命赵普为枢密直阁学士。

太祖还论功行赏,任命赵彦溥、庆寿为龙捷右厢都指挥使,同时兼任节度使;任命石守信、张光远为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任命郑恩、高怀德为列侯,同时兼任节度使;其他将领如董龙、董虎、李通、周霸等人,都被任命为参将。旨意下达后,大臣们都跪地谢恩。

当时,华山有个隐士叫陈抟,骑着驴经过汴京,听说赵匡胤登基当了皇帝,忍不住拍手大笑,还吟了一首诗:

夹马营里紫气冲天,属猪的人注定要穿上黄袍。

天下从此不会再有战乱,我可以在山里安稳地睡大觉了。

陈抟吟完诗,就骑着驴回华山了。

太祖还想着要善待朝中大臣,又想起韩通是为了保卫后周而死,就下旨,追赠韩通为中书令,表彰他的忠诚。同时,太祖也追究了王彦升擅杀将领的罪过——虽然因为建国初期,暂时宽恕了王彦升,但还是罢免了他的官职,终身不再任用。后人写了首诗感叹:

擅杀大臣的罪过不能饶恕,当初为什么还要给赵匡胤披上黄袍?

忠臣已经死了,再也无法挽回,他的后代子孙,也没能得到应有的褒奖。

从此之后,天下安定下来,太祖作为仁明的君主,让百姓过上了太平日子。《飞龙传》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可世事变化无常,难以预料。想要知道天下之后由谁继承,要看《北宋金枪》这本书,才能知道后续的情况。后人写了首诗,总结这段历史:

五代时期,战乱不断,百姓从未放下过武器,乱臣贼子在中原地区横行霸道。

百姓生活困苦,上天也心生不满,胡虏入侵,世道混乱不堪。

都点检赵匡胤,是天命注定的真君主,陈桥驿的兵变,开启了太平岁月。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