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一听,也是连忙拍手叫好。
读书识字啊,村里的泥腿子,以后也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还不用花钱。
他知道君秋澜的母亲在城里开了一所女校,让女学生们做工抵扣学费,君郁这边,同样也在村里教书,现在,连他们普通人都有机会了。
这一家子人都了不得啊。
君秋澜笑了一下,“马叔,不用这么激动,以后大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马忠又是高兴,又是叹息,“要是没有天灾,今年的日子恐怕得是神仙日子了。”
不缺粮食了,大家还能读书了,养猪的人多了,猪也养得更肥硕了,肉价也降低了。
要是没有天灾该多好啊。
提起天灾,君秋澜的心情也没有那么美妙了。
“熬过这一年就好了。”
马忠笑了笑:“能行,之前有个老农说,今年的旱情恐怕没有咱们想象中这么严重了。”
估计还是跟之前连续下了几场雨有一定的关联。
君秋澜只能用科学的角度去解释,雨水降落,被太阳蒸发,变成云朵,云朵也还会变成雨滴落下。
这大概就是一个循环。
马忠跟君秋澜闲聊了一会儿,这才离去。
君秋澜没在家里看到君白送,娘亲今天也没带进城,估计是被父亲带到村学去了。
等到段文师兄那边安排的读书人下来之后,应该就能把父亲替换下来了。
同时,这知识青年下乡,同样也是为了磨炼一下读书人。
没办法,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太少了,读书人的地位被捧得太高了。
这个现象并不算好。
同时,还得要给他们制订一些规章制度才行,让他们下村里给村民们脱盲,来教书,不是为了让他们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
君秋澜琢磨了一下,又给记录下来了。
等父亲这边被替换下来,父亲也能去做点儿别的事情了。
父亲从前虽然是一位没有实权的郡王,但并不代表父亲个人能力就差了。
只是因为他的关系,他父亲当初注定无法拥有任何权利。
这也是上位者的平衡手段。
如今百废待兴,父亲应该也要做出一番事业才好。
具体要做什么,就看父亲自己有什么想法了,在村子里教小孩儿读三字经,还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君秋澜没在家里多待,留了一张纸条在小书房。
小书房安装了密码锁,还进行了伪装,寻常人根本找不到,也不知道怎么打开。
父亲回来之后,基本上都要去小书房里看看书,就能看到他的字条了。
现代这边。
君秋澜赶紧把需要的东西都下单了。
上下铺什么的,都能直接找木工给他们打,其他的,就还是得靠自己了。
君秋澜还买了不少电风扇。
女校里人多了,也是太热了一些。
电风扇耗电量不高,再弄一些太阳能板,完全能拉得动。
如今也不怕暴露了,文臣武将,都是跟他一条心,这些高科技,该拿出来就拿出来。
万一有人对这些感兴趣,想尝试研究呢?万一研究成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