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朝廷只是不想管你,毕竟朝中挺多江南势力的官吏,多少给点面子。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前面几朝皇帝无能。在景泰帝之前,江南官吏绝对不会让皇帝动手的,他们要百般阻拦。皇帝为了维护统治,要照顾这群文官集团的情绪,只好作罢。可是现在,突然传来一则噩耗,堂堂一名正二品的户部尚书意外的在家中暴毙,实属诡异。尽管皇帝没有言明金濂的死因,但是朝中有各种猜测。有很多人都看到了,夜里大量锦衣卫闯入户部尚书的宅院。如今朝堂稳固,锦衣卫一般不会出动的,可这次,居然来了那么多人?很难不让人遐想。一切猜测,均没有得到证实。有时候,越是保持神秘,就越容易引起恐慌。经过多日相处,文武百官十分了解景泰帝的为人,相信他绝对不是无的放矢那种暴君。或许,金濂真的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他们的想法,有可能是正确的。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朝中百官更不敢多言。天衣阁的横空出世,让江南势力感受到危机,他们曾经多次委托朝中的关系去打探消息。一开始,确实有不怕死的臣子。自从宰了十几个内鬼后,再也无人敢顶风作案。如今更是有了分红,三品以上大臣,月均800两额外收入,一年就是九千六百两。请问那些财团,你们愿意付出上万两的代价,只为了打探一个无法确定的答案吗?众臣想不明白,金濂都做上户部尚书了,为何还要自毁前途呢?徐瑞曾经登门拜访,与多位在朝中任职的官吏交流感情。有权有势的高官看不上他的这点贿赂,他自己又看不上无权无势的小吏。但凡会算账的大臣,都知道这种事情做不得,风险实在太大。不如安守本分,做好分内之事,月中静候分红吧。天衣阁的营收数据越高,他们的分红就越多,没理由帮着竞争对手,去针对自己吧?人在做,锦衣卫在看,一旦被发现,就算死了也没人帮你说话。聪明的徐瑞灵机一动。既然你们这些大臣一个个自命清高,那我就去找你的家人。经过一番打听,得知当朝户部尚书金濂的夫人,是徐氏。于是,他主动攀附关系。徐绮的爹,见到华亭徐氏这么大的商业世家,声称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亲戚,差点没有幸福得晕过去。就这样,本来没有任何血亲关系的两族,硬生生的成为一家人。徐绮她爹不在朝中,不识规矩,还以为只是举手之劳。而徐绮本人,头发长见识短,在家里呼风唤雨久了,以为自己才是一家之主。她一个资深宅女,哪里懂得官场上的禁忌?同样没有意识到这个行为,有多严重。就这样,酿成了悲剧。华亭徐氏底下的员工,确实干了不少违法的事情。这股风气完全是徐氏族人带起来的。虽然是家族产业,财富通常只会集中在少部分人的手里。而真正干活的人,又是那群最底层的族人。为了缓解族内日益增长的,因财富分配不公平而引起的阶级矛盾,身为族长的徐瑞,只能睁只眼闭只眼,放任下面的人胡作非为。再说了,下面的族人真要干点什么事情,你一个在族地久居的家主,能知道吗?既然无法避免,那就索性放任不管吧。其实,在此之前,徐瑞已经隐隐约约的意识到,朝廷应该是要动手了。于是给分散各地的产业负责人写信,告知他们,在近段时间老实一点。徐瑞并没有说明,为何要这么做?这件事情本身就是由于他决策错误造成的,怎么可能会主动背锅?小心家主地位不保。那些底层族人肯定不会听他的话啊,这么多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凭什么要收敛?影响老子发财,谁来都不好使!于是,直接无视家主徐瑞的警告,继续做着犯法的勾当。俗话说得好,逃得过初一,逃得了十五吗?华亭徐氏数千万级别的产业,瞬间土崩瓦解。徐瑞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如果早知道,就不会做出“低买高卖”的蠢事了。200万亩棉花农田,尽数被朝廷收缴;家族3000艘漕船,辆商运马车,尽数被朝廷收归己有。50处棉布坊,600多家布庄,尽数被朝廷查封。华亭徐氏先祖奋斗数百年才攒下的基业,一滴不剩了。徐瑞急得团团转,他到处去寻找关系,企图挽回损失。可是,有哪个大臣敢出手帮忙?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分明是皇帝故意针对你们华亭徐氏的一场阳谋。再联想到金濂夫人也是徐氏,懂了,原来如此。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徐瑞被族人围困在宅院里,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外面都充满了无助的抽泣声。华亭徐氏,天塌了。无论你们哭得再大声,如何描述悲惨,都无济于事。徐瑞本人都束手无策,之前称兄道弟,有说有笑的大官,一个个躲着自己,避而不见。“或许,吾儿是对的。”徐行止不止一次,透露出心中想法。只是徐瑞固执己见,认为儿子太年轻,看待事情不如自己透彻。殊不知,真正错的人,是他自己。徐瑞收到了信鸽,他随意扫了眼,信中并无有价值的消息。“呵,一百八十九万两?”冰冷的数字,无时无刻不在嘲讽着自己。徐瑞情绪崩溃,他凄然一笑,就算知道销售额又如何?为了赚取二十万两,为了得到这个情报,他把整个家族都赔上了!徐瑞愤怒的将信撕得粉碎,他望向窗外,一群族人很有毅力,始终没有离开。此时此刻的他,脸色异常平静,或许这才是心如死灰。他感觉自己对不起族人,更对不起列祖列宗,心中有愧。拿起纸笔,写了封遗书后,拿一匹棉布挂在悬梁上。自尽了。:()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