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根本不敢看参宿的反应,转身就跑下了楼。
留下参宿一个人懵懵地愣在门口。
——
三月十六日,乐团在贵州顺利举办了巡演的第一场。
参宿下班,收到了一个沉甸甸的快递,拆开是各式各样的贵州特产:铜仁糯米饭、香脆的脆哨、酸甜的刺梨干,还有各种口味的土豆片。
当然,还有一张印着黄果树瀑布风光的明信片,背面是钟意的字迹,寥寥数语描绘着当地的见闻。
此后,每到一个新的城市,特产和明信片总会如期而至。
他们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参宿会跟他分享律所里遇到的棘手案子和生活琐事,钟意则会讲述巡演途中遇到的有趣的人、奇特的风俗和壮丽的景色。
虽然相隔千里,再也未曾见面,但彼此熟知对方的生活。
从未远离。
转眼到了一月底,年关将至。
参宿又收到了来自西藏的包裹,里面是各种奶制品、牛肉干,还有一张布达拉宫在蓝天映衬下格外圣洁的明信片。
她抱着暖水袋,给钟意发消息:“这个牦牛酸奶我在网上看了,不用付邮费还挺便宜的,你每次寄这么多,邮费都比东西贵了。”
钟意很快回了一个委屈戳手指的表情包。
那是他们之间专用的,是他自己拍的弹吉他的视频做的动图。
参宿看着屏幕笑了,打字:“我这不是心疼你的钱嘛!”
“春节快乐哦!”
过了一会儿,钟意发来一段三十秒的视频。
视频里篝火燃得正旺,周围围坐着许多笑容淳朴的藏民,钟意的头发剪短了,显得格外清爽利落。
他笑着把镜头转向大家,藏民们纷纷用带着口音的汉语对着镜头热情地喊:“你好!”
“新年快乐!”
“扎西德勒!”
最后,镜头才移回他自己面前,他的脸颊被篝火烤得微红,眼睛亮晶晶的,对着镜头笑着说:“参宿,春节快乐。”
南方的冬天室内没有暖气,阴冷入骨。
参宿烧了壶热水,端来泡脚,电视里放着春节联欢晚会。
她无聊地刷着手机朋友圈,满屏都是年夜饭和新年祝福。
刷到桑榆的动态,是一张照片,两只交握的手,中间是一个小烤炉,上面正烤着软糯的饵块,涂着诱人的酱料。
参宿点了赞,评论道:“要一直幸福下去。”
没过多久,她收到一个快递,。
拆开,里面竟然是一个崭新的小烤炉,和一袋真空包装的饵块。
里面同样附了一张卡片,是钟意的字迹:“你也要一直幸福下去。”
参宿吸了吸鼻子。
她拿起手机,给钟意发了一条信息:“什么时候回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