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捕君心by一孤灯长佩 > 第55章 囚禁君父(第2页)

第55章 囚禁君父(第2页)

于是自那日始,楚祁与萧承烨便在偏殿安顿下来。

到底还是顾忌着在皇城内,二人没敢明目张胆地同居一室。林一收拾了两间毗邻的屋子,两人便各自居于其中。

萧承烨自此彻底地失去自由。每日除了等候楚祁下朝归来,在对方批阅奏章时为其研墨,便是侍奉或睡或醒的皇帝。

亲眼所见之下,他方才明白,所谓“只余月余性命”绝非危言耸听,那日与皇帝的长谈,竟已抵得上对方数日所能言语。

而林一便真的每日深夜便叩响楚祁的房门,主仆二人闭门密谈,约摸一盏茶时分,林一便恭敬离去,悄然出宫。

有了李公公的令牌,及太子殿下首日的威慑,他的出入畅通无阻。

至次日早朝将近时,他又披星戴月归来,照例先至楚祁房中,又密谈大约一盏茶的时间,方才与衣冠整肃准备上朝的楚祁一同步出房门。

如此行径实在蹊跷非常。萧承烨心知楚祁定是别有打算,亦明白知情者越多,凶险便越大的道理,强自按捺住好奇心,没有开口询问。

李公公、内廷侍卫及正乾殿上下自然也将一切尽收眼底。可李公公都未出言质疑,何人又敢多问半句?故而所有人皆装聋作哑,任由这明显不合常理的事日复一日地发生。

皇帝的状况每日愈下,昏厥的时间越来越久,整个人骨瘦如柴、形容枯槁。御医日日请脉,却束手无策。

楚祁每日批完奏折之后,便怔怔地坐在榻边,紧紧握着皇帝的手,直至夜色沉沉,方才失魂落魄地离去。

朝堂上的气氛也愈发诡谲。陆相隐隐统揽议政事宜,三皇子则愈发跋扈地插手政事,弹劾二人的折子日益堆积如山。

而太子殿下,本为利益最为攸关之人,却仿佛成了一个摆设,只撑着额角,目光幽幽地望着殿内,仿佛照料深宫中的皇帝已耗尽他全部的精气神。

许多大臣日渐忧心起来:而今陛下情况不明,太子又如此软弱无能,届时即使登上帝位,恐怕也是名存实亡。形势至此,深居宫中的皇帝陛下竟也迟迟不下旨定论,既不易储,也不裁撤三皇子的权力,任由朝堂上演着鸠占鹊巢的荒唐戏码,难道大楚百年基业,将要就此衰败?

几乎所有人,都像一根绷到极致的弦,稍有风吹草动,便会铮然断裂。

今年中秋的明月,似乎比往年更加醒目,挂在无云的夜空中,仿若银白玉盘。

万籁俱静的后半夜,京城西郊的官道上,忽现一列长长的骑兵,在夜色中无声蜿蜒前行,宛如一条缓缓游动的蟒蛇。

待蟒蛇游至西城门前,城门悄然自内洞开,蟒蛇便钻入这黑暗的城池中,盘踞于城西。

有两骑如同飞燕一般离群,分别往广陵侯府和三皇子府中而去。

不多时,两个方向皆有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三皇子与广陵侯及随从们全副武装地会聚在此,两人对视一眼,交换了眼中肃杀的寒意,便不约而同地一夹马腹,领着队伍往皇城方向疾速行去。

随着皇城越近,马蹄的踢踏声也愈发不加掩饰。沿途的百姓有被惊醒者,不敢点燃烛灯,只战战兢兢地将窗扇掀开一条缝隙,窥见铁骑如风而过,又惊恐万状地合上。

醉仙楼最高处的阁楼上,半开的窗扇后晃过一个隐约的人影。待乌黑的铁骑离去,醉仙楼破败的侧门行出一人一马,在夜色掩映下无声离去。

骑兵的马蹄声很快便引来了巡城守卫,呼救尚未传开,箭矢便已齐发,火把齐齐滚落,转瞬间只余满地尸骸和浓郁血气。

铁骑畅行至西华门,便已见门扇大开。晃荡的灯影中,门内走出一队染血的禁军。为首的将领跪地行礼,铿锵道:“侯爷,末将幸不辱命!”

广陵侯温和而又威严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沉声道:“有劳诸位。”

“能为侯爷效命,乃末将之幸!”那将领毫不犹豫地道。

广陵侯不再多言,与三皇子交换一记眼色,便领着骑兵突入西华门内,一路过关斩将,踏着鲜红的血液,直抵正乾殿。

烈烈火把次第点燃,将正乾殿四周映得亮如白昼。正乾殿前把守的内廷侍卫已然拔刀在手,却被锋利的箭矢瞄准要害,不敢轻举妄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