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垒内似乎恢复了平静,但一种全新的、难以言喻的羁绊在墨和在他灵魂深处沉眠的阳尘之间悄然建立。
墨感受着那份沉重的、却不再孤独的重量,眼中泪水未干,却也有了一丝微弱的光。辰烬在一旁沉默地看着,眼中情绪复杂难明。时念则快速记录着一切数据波动,试图理解刚才发生的一切。
就在这一切似乎尘埃落定之时——【嘟——!】一声清脆的、不同于之前任何警报的系统提示音,单独在时念的控制台上响起,吸引了她的注意。
一个冰冷的、没有任何装饰的数据窗口自动弹出,上面快速滚动着最终的分析报告:
【最终事件总结报告-协议更新执行完毕】
-事件:变量阳尘介入最终解决方案达成。
-最终采用方案:双核共生绑定模式(基石墨+变量阳尘)。
-数据对比分析:
-原模式(基石墨单独承担):平均稳定性指数:7。2。熵增抑制率:68。4%。精神磨损速率:高。
-新模式(双核绑定):预估平均稳定性指数:9。8。熵增抑制率:92。1%。精神磨损速率:显著降低。
-结论:方案二(双核模式)各项数据均远超原模式。变量阳尘的介入及最终选择,符合系统最优解计算,有效提升了整体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其最初植入的‘情感变量模型’数据包为本次方案更新提供了关键决策支持。
-状态:协议已更新并固化。新轮回周期准备启动。
报告显示完毕,窗口自动关闭。
控制室内一片死寂。时念看着那消失的报告窗口,久久无言。报告用最冰冷的数据,证实了阳尘一切行动的“正确性”和“价值”,甚至将他拼死植入的“信息种子”直接标注为“关键决策支持”。
这感觉无比诡异。阳尘那充满情感和自我牺牲的行动,最终竟然完全契合了系统冷酷的最优算法。
他的反抗,他的爱,最终都成了系统升级的养料,被计算、被利用,并得出了“更优”的结论。这到底是一场伟大的胜利,还是一个更精致的囚笼?
墨似乎也隐约感知到了系统这份冰冷的“认可”,他闭上眼,将手轻轻按在胸口,那里沉睡着另一个灵魂。无论系统如何计算,对他而言,这不再是冰冷的“双核模式”,而是阳尘用一切为他换来的、永不分离的承诺。
而系统的这份“总结”,也彻底印证了它之前的“故障”和“妥协”,从头到尾都是一场精心的算计和引导。
它从一开始,或许就等待着阳尘去发现真相,去埋下种子,去最终促成这个对它而言更完美的“双核共囚”状态。
最终,阳尘的计划成功了,他甚至超额完成,让系统都不得不“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