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一路走,一路有人打量。
不是嫌弃,也不是单纯好奇——
像在拿眼尺,量我哪里不对劲。
?
镇上·春水行前厅
柜台上叠着三摞票据,纸角压得平平整整。
墨味、木格子的檀香味拧在一起,稳人心。
笙踮着脚拨算盘,十指细快,珠子“嗒嗒”落位。抄完,他把背一挺、眼睛亮亮地看我:
“这两张回票我按双押记了。”
“嗯,稳。”
他笑,露出小虎牙,耳尖有一点红。把错单自己撕了,低声念:“再抄一遍就对了。”
少年人的认真,像一盏干净的小灯。
门口一阵风,帘子挑起半掌。
两个过路妇人探头往里看,眼神在我脸上停了停,又缩回去,靠一起嘀咕。
笙扯了扯衣角,小声:“姐姐,她们看你。”
“我知道。”
“像看新东西。”
我失笑:“那就把我当新柜台好了。”
我收笔束票,动作一气呵成:“我回一趟温家,很快回来。你守柜。”
笙立刻站直,肩膀往后一展:“好!”
他看我出门,手在柜沿上握了又松,像在给自己打气。
?
温家·堂屋
檀香袅着一缕细烟,窗纸上映着庭前槐叶的影子。
婆母靠着炕几坐直,手里佛珠“嗒、嗒、嗒”有节奏,眼梢细纹往下压着。
小婉抱着孩子,手臂微微用力,把孩子往上托了托,衣襟被小手抓出一道褶。
温衡从屏风后出来,脚步略快了一拍,又立刻放慢,像怕惊着我。
他眼里亮了一下,随即把光收住:“长歌,回来了。”
“嗯。”
小婉笑着上前,笑意里带点甜腻:“姐姐还是跟当年一样好看,我家这孩子都快背书了,姐姐一点儿也没变。”
她说“没变”时,眼睛不自觉地往我眼角扫,像真在找皱纹。
我对孩子笑:“读得可好?”
孩子咧嘴,奶声奶气:“好!”
我把礼篮放下,篮绳在掌心勒出浅印:“做了点糕,您尝尝。”
小婉接篮,指尖从底下摸出一张针线账单,压在糕盒下,又抬眼冲我一笑:“姐姐眼睛亮,看看就明白。”
我把账单抽出来,目光在数字上掠过,语气平平:“妾房花销,单列。月底对印。”
她“哦”了一声,抱孩子的手又收紧了些,眼尾却悄悄朝温衡那边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