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部目前只有赵星星这一位建筑专业人士,结构、水、暖、电、景观和室内各有一个。赵星星身为总监,部门管理和建筑专业的设计工作审图之类的都要兼顾,的确很累。
林若妍想到这里,喊来让人力总监和赵星星,让她们再招一个设计院总工那种角色,将来组织各专业审核施工图图纸。这位总工可以是退休返聘,从审图公司挖人也行,有一级注册建筑师的证书,除了本专业之外,还能将各专业图纸都看明白的。这样的人不要求多强的管理能力,也无需投入精力在看图之外,设计部还是让赵星星领导。
林若妍在现实世界里见过许多这样的情况,大设计院退休后的建筑师,专业能力很强,又无心当领导搞行政,除了去审图公司之外,就会被地产公司挖走坐镇。正经地产公司其实工作强度很大,管理和专业能力要求都很高,一个人掰成好几瓣用。而退休人士往往不爱管那些“闲杂”事,就看图说技术,别的不谈,也省心。
条件描述清楚之后,赵星星忽然想起一个人:“我本科大四那年实习是在京市一家老牌国企设计院,当时带我的那位女建筑师,因为身体不好岁数也过五十了,就办了内退,去了审图公司,不过还是喜欢做设计。我以往逢年过节都会打电话问候她一直保持着联系。她技术能力很强,我问问她有没有兴趣来咱们公司。”
温尔雅一听身体不好,岁数也大就不太敢要,但也不能薄了赵总监面子,就委婉说道:“按照林总和赵总监这边的需求,我会尽量找更多合适的候选人以供挑选。”
赵星星也反应过来,迎合道:“对,这个技术总把控很重要,应该多比较,候选人要精挑细选。我刚才只是推荐,最终还是林总定。”
林若妍心想五十多岁的老阿姨好啊,身体不好内退返聘,肯定是追求安逸的,不可能加班加点,说不定能给公司带来一些国企的松弛氛围,让其他年轻人也别那么卷了。
候选人技术上的能力看赵星星判断,人力资源把控的是相应的聘用流程,以及做背景调查。有这两位在,林若妍自认为并非专业人士,甚至连面试都推辞掉了。
结果,一时疏忽,当最终选定的赵星星推荐的老王专家入职之后,林若妍才发现,这位王总工与工程部总监老焦居然是同学。
而且老王前段时间身体不好做了手术之后,恢复的很不错,审图公司那种安逸让她呆不惯,原来的设计院进了一批年富力强的研究生,也已经没位置了。所以,那边拿着退休工资,这边就想出来私企闯荡一下。合同签顾问就行,社保都退休单位那边负责,不用上,林若妍只能是给开高工资弥补一下了。
当年老王和老焦学的都是工民建,一男一女号称当时的专业双璧。但并不是情侣,就那种不来电的跨越性别的“宿敌”。他们两人常年承包了各科的第一第二,就是位置时有互换。
老王进了国企大设计院,老焦去了国企知名的建设工程公司。就因为学的是工民建,规划、建筑、结构、水暖电都是懂的,干工程可以,干设计那也是妥妥的全面型专家。
据说这位王总最喜欢的就是考证。不止有一级注册建筑师证书,还拿下了一级结构工程师和注册规划师、注册设备工程师、造价、咨询等等证书。以上随便哪个证书,都很难考,后来专业分的细了,要求考证之前必须有相关专业学历,以及多少年的工作经验。所以一般情况只学建筑设计的人是没可能考下别的种类的证书的。
同理,一张证书对应的是一个专业,别的专业的人或许其他证书努力背书也许有机会考下来,不过建筑设计有多门绘图考试,其中大设计这一科,六个小时纯手绘做一套方案,这根本不是其他专业的人能凭借机械训练达标的。
多种类证书集于一身的强人,大多数都是早年间学工民建,后来在设计院一线工作经验丰富,各专业图纸都接触过。这样的人可遇不可求,内驱动力十足。
尤其这位老王与老焦读书的时候就互相较劲,一个去了设计院要年年当先进争一流,一个去了建设工程公司,最苦最累的一线永远少不了他的影子。两个技术过硬的人,在各自岗位上奉献了几十年,兜兜转转在林氏地产公司再度相遇。
现在都是一头白发,青春不再,但是彼此对了一个眼神就已经明白,新的一轮较量立刻开始了。
各显神通了
以前讨论方案的时候,赵星星就觉得老焦非常强硬,工程逼设计让步,现在有了老王,这才知道技术大拿的靠山相当坚硬,老焦为了工程方便提出来的一些“优化”做法,很可能降低了建筑外在的质量感受,一旦老王发现了这种苗头和端倪,就会用设计技术上的知识驳斥老焦,逼着老焦绞尽脑汁去优化施工做法。
关键这位老王各专业都明白,老焦想用别的专业偷换概念糊弄,结果哪个专业都找不到弱点,争辩都没有机会。
至此,赵星星算是放心了,自己在施工图和技术方面的短板,有了老王在,就不怕工程部打折扣了,建成效果的质量掌控力终于又回到了设计部手中。
林若妍也傻了,话说书里五十多岁的老阿姨这么拼的么?
自从老王入职以后,身为一个退休返聘的技术顾问,她早上比正式员工来的早多了,八点不到就来上班,自称老人觉少睡不着,晚上老焦不下班她也不走。她给的理由是因为老伴去世,儿子外地工作,家里也没养宠物,闲着还不如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