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是萧望舒在他最困顿之时,指点他经义文章,助他考取了秀才功名,才让他楼家大半家财不至于落于那外室子之手,这份恩情他从未敢忘。
国师赤华找到他时,只言萧望舒遭逢大难,需假死脱身,隐于北凉至少五载,以避天道窥伺。楼关山闻之,没有丝毫犹豫。于公,他信国师所言关乎天下气运;于私,这是他回报昔日恩情、守护挚友的唯一机会。
三日后,萧望舒在陌生的床榻上醒来,脑中一片空白。
守在一旁的楼关山压下心中的激动与酸楚,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关切:
“你醒了?感觉如何?”
他遵循国师的嘱咐,暂时不能告知其真实身份。
“……这是何处?我……是谁?”萧望舒的声音干涩而迷茫。
楼关山温和道:
“此处是北凉云朔城。我姓楼,名关山,是你的故友。
你在来此的路上遭了意外,重伤昏迷,许是伤及头部,暂时忘了前事。”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
“无妨,忘了便忘了,有我在,定护你周全。
你既暂忘本名,我便为你取个化名,唤作‘舒望’,可好?取‘舒怀望远’之意,盼你在此地能安心静养,展望新生。”
“舒望……”萧望舒(如今是舒望)喃喃念着这个名字,眼中依旧茫然,但楼关山话语中的真挚与关切,让他本能地感到一丝安心。他点了点头。
在楼关山的精心照料下,舒望的身体迅速康复。他深知萧望舒之才,绝非池中之物,即便失忆,那份洞察力与智慧亦不会泯灭。
于是他并不将舒望当作需要严密保护的易碎品,而是有意让对方接触楼家的生意。
果然,舒望很快便在账目、谈判、律例等方面展现出惊人的天赋。楼关山心中既欣慰又感慨,仿佛看到了当年在汴京那个惊才绝艳的青年。
他不动声色地为舒望创造机会,搭建舞台,让他能施展才华,却又小心翼翼地控制着影响范围,避免他过于引人注目,尤其是避免引起北凉官方高层的过度关注。
一切似乎平静,和谐。只不过楼关山不知道的是舒望偶尔会做些光怪陆离的梦。
梦中梨花、牢狱、朝堂、玉佩……胡乱的拼凑在一起,他觉得自己像是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人,和事。
他曾向楼关山提及玉佩,楼关山却只是叹息,拍了拍他的肩膀,温言道:
“或许是你旧日珍视之物。既你随身佩戴,说明它于你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