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
柳宗元的办事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天声功不可没,念一句人生转瞬即逝,柳宗元深感恐惧,风驰电掣行动起来。
裴延龄一夜之间遭贬谪,街头巷尾响遍欢呼声。
也有人怜惜他,在路上为他送行。
家里的鸡蛋和青菜拿出来相送,哪怕是烂掉了碎掉的也要强行塞给他。
裴延龄的衣服上蛋液流淌不停,菜叶挂在身上,路人仍不停手。
长安城的人果然富裕,家里不差这点粮食。
柳宗元躲在暗处,不由得感叹。但他其实不太放心:“万一有人为裴延龄上书呢?”
刘禹锡提议:“我们去大明宫蹲守一下。”
进退之事,贵不失时。
绊住裴延龄余下的知交,必须抓紧。
刘禹锡和柳宗元在朝中的朋友,纷纷传来音信。
秘书省的说没人帮裴延龄说话,中书省的说刘禹锡吏部铨选妥了。
裴延龄下台,全京城的人都在兴头上,目光凶狠的卫兵听到刘禹锡有好事,也来恭贺一声。
大明宫外的卫兵见刘禹锡对祝贺感到尴尬,赶忙解释称是跟大明宫内的人学来的。
他的话说到一半,远处有人出宫。
“拜见张将军,将军万福。”远处的士兵喊道。
这个说辞……难道眼前走来的人正是左金吾卫将军张万福?
还没等柳宗元同卫兵确认,就听到远处在喊:“太平万岁!”
“太平万岁!”刘禹锡眼前的卫兵也大喊。
“太平万岁!”刘禹锡和柳宗元只好跟着氛围一起叫道。
远处有一个少年,从柳树的阴影里窜出来,拦在张万福身前。他们说了什么,刘禹锡和柳宗元傍晚才打听出来。
张万福听闻佞臣倒台,在延英门外面逢人相贺:“天下以后岂不太平?太平万岁!太平万岁!”
朝廷上的是非褒贬,在京城的茶楼酒肆间,全作佐餐下酒菜。
“大战结束多少年了,现在不太平吗?有什么可庆祝的?”
“金吾将军名万福,他们想欢呼,却得避名讳,要不然就该喊‘坏人下台,天下万福’了。”
“都是好词,张将军没有坏心,搁这里议论什么?没带酒钱想拖到最后付呀?”
谁人能无非议?
张万福,自此名重天下。
有人说,神策军险些禁中兵乱,便是因为裴延龄拖欠粮草。长安之外,更有临郡相互往来,彼此通气,箭在弦上。
“子厚,想吃什么?想要什么?”刘禹锡见柳宗元有些落寞,“我给你办个庆功宴。”
柳宗元摆手回绝:“这才进行一半。”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