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天空传来一阵轰隆巨响,像来自九天之外,皇城内外,人们不约而同地抬头。紧接着,一束柔和而辉煌的白光自天幕中心倾泻而下,光芒并不刺眼,反而如同流淌的琉璃。光芒稳定后,天幕中清晰地显现出一位姑娘的身影。
“快看,是仙女啊,仙女降世了。”整个大晟境内,不约而同地响起惊呼,面向仙女朝拜。作恶者胆怯,向善者虔诚,投机取巧者思索从中能得到什么,更有甚者趁机高呼神将降天罚而兵丁被当场拿下,众生百态,不外如是。
间或有清醒者低语:“这仙女的衣着,似乎从未见过。”但也很快被身边“仙女肯定穿的是仙界的衣物,哪能如我等凡夫俗子一样!”类似的言论淹没。
京城内外如何,现如今正在汉白玉广场上的君臣不得而知。作为王朝的核心,智力,武力的佼佼者,他们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后,已陆续恢复理智,开始激烈商讨。
“陛下,是否应即刻筹备祭天典礼?”礼部尚书率先建言。
皇帝目光微动,并未立即表态。祭祀固然是彰显敬畏的惯例,但在情势未明时大张旗鼓,恐会助长民间不安,反被有心人利用。
“臣以为此象或为蜃景,”国子监祭酒持重开口。
“《史记·天官书》有载:‘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此景或许同理。”
皇帝闻言,指尖在玉带上轻轻一叩,这倒是个能暂且稳住局面的说法,虽未必为真,却足以提供一个“自然”的解释,供朝堂上下转圜。
“陛下,臣附议祭酒大人!”户部尚书急忙接话,“这祭祀。。。。。。能省则省啊。”
皇帝睨了他一眼,鼻息间几不可闻地轻哼一声。
“荒谬!尔等岂可因小利而忘大义?”礼部尚书立刻反驳,“古语云,天人感应,上天既显异象,让我等看到,必有深意。更应祭祀沟通天地,以明圣心!”
眼见两位尚书就要争执起来,皇帝眉头微蹙,流露出一丝不耐。
工部尚书则忧心忡忡:“若这‘仙女’要我等立庙塑像,该当如何?”
户部尚书附和:“这确是需未雨绸缪之事,若民间自发兴起淫祀,管理起来将极为棘手。”
黎昭甚至听见有武将低声与同僚嘀咕:“若天兵天将打来。。。。。。咱们能交手不?”他不由得暗笑,这真是想军功想疯了。
然而,他瞥见父皇听闻此等妄言后,眼底竟飞速掠过一抹极淡的沉吟,并非觉得荒唐,反倒像是在认真权衡这种极端情况下的军事部署可能性。
黎昭瞧着这群重臣一本正经地讨论“仙女”的来历与意图,只觉得场面荒诞又有趣。他至今仍摸不清这“金手指”的底细——总不能真是为了给古代人民增加娱乐项目来播放视频的吧?眼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就在群臣为“仙女”之事争论不休之际,那方天幕似终于稳定了连接。只见其中的身影灵动起来,一道清脆悦耳、却与当世迥然不同的嗓音,清晰地传遍了天地间每一个角落: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风闻天下事’,欢迎来到《戏说史事》!】
开场白已让汉白玉广场上的君臣愕然,与此时截然不同的音调,缺胳膊少腿的文字,但莫名地每个人都能听懂、看懂其中之意,这是怎样的神异才能做到!紧接着的内容,更是如同道道惊雷,炸得所有人魂飞魄散。
【在上一期的视频中我们已经把那位农民出身却终结乱世,一统天下的大晟开国皇帝晟高祖黎啸的后宫与前朝的关联讲完了,接下来,就来讲讲大家最期待的大晟第二位皇帝!
他就是晟高祖第十子,“九子夺嫡”的最终胜利者——瑞王黎昭。
他也是令后世敬仰的圣文武皇帝,晟圣祖!
同时,他更是带领华夏民族在文治、武力、科技、经济等领域走上新的巅峰,为现代华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奠基的传奇帝王:一位继秦皇汉武之后,功盖千秋的千古一帝!】
“轰——!”
这句话如同陨石天降,狠狠砸穿了整个广场的平静。刹那间,所有目光,或惊骇、或嫉妒、或难以置信,齐刷刷地聚焦在了十皇子黎昭身上!他成了风暴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