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他猛地坐直身体,快速操作起来。
他将四幅画的高清图像分别导入一个专业图像分析软件。
这通常用于分析财务报表中的异常模式或鉴定文件真伪。
他并非要分析艺术风格,而是启动了软件的模式识别和特征标记比对功能。
他指令软件忽略色彩、笔触、构图等艺术元素,只专注于寻找画面中可能存在的极其细微的非自然的标记、符号或重复出现的特定视觉元素。
就像刑侦人员在不同犯罪现场的照片中寻找同一把工具留下的痕迹。
屏幕上的进度条缓缓移动,软件正在对海量的像素数据进行冷酷而精确的筛查。
严序屏住呼吸,目光紧紧盯着屏幕。
突然,软件发出了几声轻微的提示音。
四个红色的标记框几乎同时在不同画作的图像上弹出,高亮标识。
在《无面之容》那片混沌的油彩底部,有一个极其模糊,仿佛被无意间用画刀柄末端按压出的小小的倒三角形凹陷。
在《蚀刻的风景》中,那些散落的尖锐黑色符号里,同样标识出一个极其类似的小倒三角,被巧妙地隐藏着。
在《破碎的静物》飞溅的碎片阴影里,一个同样形态的三角印记,颜色几乎与背景融为一体。
在《受难之影》那片巨大的阴影边缘,有一个用极细线条勾勒出的,几乎被忽略的相同倒三角。
这些标记微小、隐蔽,被艺术家或者其他人以极其巧妙的方式融入画作本身的肌理和细节之中。
肉眼几乎无法察觉,更不用说在不同的画作间建立关联。
但它们确实存在。
同一个独特的、倒三角形的标记,像幽灵一样,潜伏在这四幅本该毫无关联的、“失而复得”的画作之上。
严序感到一股寒意瞬间席卷全身。
这绝不是什么艺术家的签名或偶然的痕迹。
而像一个标签,一个所有权标记,或者……某种来自黑市,证明“经手”来源的暗号。
易小天的眼睛,或许正是在无意识中,精准地捕捉并记录下了这个隐藏在狂暴情感和抽象形式之下,冰冷而共同的“指纹”。
他的停滞,他无意识画下的扭曲符号……
或许正是他对这个倒三角标记的,破碎而变形的记忆提取!
他感知到了这个隐藏在艺术表象之下的危险的共同信号,却无法用意识去理解它,更无法用画笔直接还原它。
那被深埋的记忆正以一种扭曲加密的方式,试图冲破封锁。
严序猛地看向地毯上的易小天,看向那旧素描本边缘的涂鸦。
那些看似杂乱的线条,此刻在他眼中,正隐隐约约地、挣扎着试图构成一个尖锐的角度。
一个倒三角形的雏形。
严序将屏幕转向易小天,指向那四幅画的缩略图。
“是这几幅?”他问。
易小天的目光立刻聚焦过来,他点了点头,视线紧紧锁住那四幅画,瞳孔微微放大,进入了那种全神贯注的“记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