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遗觉象的例子 > 车他回家(第1页)

车他回家(第1页)

派出所里赵朗的大呼小叫似乎还在耳边回响。

“巢穴塌了!”

“跟哈士奇拆过家似的……”

“小野猫呲牙咧嘴。”

严序条理清晰地处理着这些信息。

废弃报刊亭结构老化,材料疲劳。

堆砌物超载且分布不科学。

遭遇极端天气事件。

垮塌的确概率极高。

这是一个符合逻辑的结果。

他甚至在一周前的观察日志里备注过“结构风险”。

如今完美验证。

暴雨夜群众报警,派出所出警,现场判定为占道安全隐患。

按照对恶劣天气后的处理标准流程,像这种被暴风雨摧毁的、可能造成二次危险,玻璃碎片、尖锐金属、倒塌结构的街头设施,会被列为优先处理对象。

清理一个散架的报刊亭,对于专业的环卫队伍来说,并不是一项大工程。

它不像清理一栋倒塌的房子。

只用皮卡或小型垃圾压缩车,工人们手脚麻利地将所有木头、金属、玻璃碎片、以及里面的所有物品(无论是什么“宝贝”),统统当作建筑垃圾和大件废弃物,快速扔上车运走。

整个过程也许只需要一两个小时。

环卫所在雨势稍缓后,通常是凌晨清洁工上岗时,就进行上述工作,效率会比平时高得多。

现代城市管理的高效和冰冷,不会为一个流浪少年的“巢穴”和“宝藏”而停留,只会按照流程,迅速抹去一切不符合规整秩序的痕迹。

严序原本预估的几天缓冲期,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并不成立。

严序瞥了一眼身边的易小天。

眯了一会儿就惊醒的猫仔,浑身散发着一种生人勿近的尖锐气息。

但在那之下,是更浓重的几乎实质化的茫然和某种被摧毁后的僵直。

严序判断,这是一种创伤后应激反应,源于“领地”和“所有物”的彻底丧失。

尤其是在他尚未做好心理准备,甚至可能还存有“修缮”或“抢救”的幻想时,被外力以迅速而彻底的方式终结。

这种反应在人类和动物身上高度一致。

“到了。”严序的声音平稳无波,陈述一个事实。

他拔钥匙,下车,没有等易小天,径直走向单元门。

严序知道他会跟上来。失去巢穴的动物,在无处可去时,会本能地跟随最后一个已知的未表现出直接威胁的,或许能提供临时庇护的食物来源。

脚步声果然在身后迟疑地响起,很轻,拖沓,带着水声。

公寓在四楼。

电梯上升时,狭小空间里的沉默几乎令人窒息。

易小天盯着跳动的红色数字,呼吸轻微而急促。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