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遗觉象说明了表象的什么特征 > 诱捕(第1页)

诱捕(第1页)

雨丝终于歇了,留下一个被水汽浸透的老城区。

天空是闷钝的铅灰色,湿漉漉的石板路反射着微弱天光,空气沉甸甸地压下来,混合着泥土、腐叶和隔夜垃圾的复杂气息,仿佛一切都被包裹在一层冰冷的、半透明的薄膜里。

严序立于巷口,像一尊被时光遗忘的黑□□碑。

他刻意比第一次相遇晚到了半小时,精准避开了“早餐投放”的高敏感期。

他的黑色大衣剪裁利落,与周遭的破败潮湿形成尖锐对比。

今日,他手中多了一个略显突兀的牛皮纸袋。

他没有立刻深入。

先进行了一次长达一百八十秒的系统性环境扫描。

视线掠过紧闭的早点铺后门、湿漉漉的空垃圾桶、每一个堆满杂物的角落和深凹的门洞。

耳朵过滤着远处街道的白噪音、规律的滴水声、以及任何一丝不和谐的声响。

环境风险等级:低。

适宜执行“非接触性信息诱导方案”。

他步入了巷道。脚步放得极轻,鞋底几乎未在湿滑的石板上留下声响,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扰动。

他的目标明确。

与观察目标A(易小天)进行第二次接触。

核心目的并非直接获取信息,而是评估其认知模式,并尝试建立一种基于非威胁性刺激的初步沟通渠道。

他放弃了彻底失败的SQ-1(标准问询协议),启动了新设计的CE-1(接触实验-1)协议。

他径直走向那个废弃的报刊亭,易小天的核心巢穴。

越是靠近,细节越是狰狞地凸显。

这方寸之地比他远观时更为破败凄惶。

玻璃污浊得完全不透光,被从内部用厚厚的、过期的时尚杂志死死堵住,只留下几条狭窄的缝隙,如同绝望的窥视孔。

门被一个缺了轮子的旧行李箱和几捆腐朽的旧书从里面顶住,只留下一道需要极端瘦削的身体才能挤入的缝隙。

整个结构散发着一股纸张霉烂、尘埃陈腐,以及一种……被围困生命的微弱腥膻气。

严序在距离报刊亭两米处停下,一个经过精密计算的距离。

足够近以便观察,足够远以规避领地侵犯警报。

他的目光如同两台冰冷的扫描仪。

杂志堆叠方式蕴含粗糙的力学智慧,有效加固薄弱点。

入口地面相对洁净,表明高频使用。

透过缝隙,可见内部并非全是垃圾。

彩色瓶盖嵌入木缝如怪异珠宝;奇形鹅卵石列队待命;一本翻烂的巨型建筑画册被置于杂志堆顶端,封面的辉煌楼宇已模糊。

干燥地面上的模糊小脚印,不属于他。

结论:目标A拥有基于独特价值体系的内在秩序。非单纯流浪者。

执行CE-1核心步骤,投放诱导媒介。

他从纸袋中取出的并非食物或玩具。那是一本全新的大开本、印刷极度精美的《全球未来主义建筑奇观》摄影图册。

封面是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异形建筑,充满凌厉的几何张力与未来感。

内页满是极端对称、结构精密、色彩冲撞的视觉奇迹。

选择基于严密逻辑。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