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在线影视平台逐渐替代电视台之后,一部剧火不火不再看收视率。
而是平台的热度体系。
经过几年发展,三大主流在线影视平台已经统一了爆剧门槛线。
热度3万就是这条线,能破。。。
夜色渐深,偶练的录制现场灯光一盏盏熄灭,只剩下几处角落还亮着微弱的补光灯。工作人员拖着疲惫的身体收拾器材,导演组围在监视器前做最后的画面确认。小陆站在后台通道口,手里捏着一瓶还没开的矿泉水,目光落在远处正与魏莉莉低声交谈的方盛身上。
他没急着走。
这半个月来,《无双》的舆论风波像一场绵延不绝的雨,淋得人烦躁却无法躲闪。而今晚这场突如其来的嘉宾助阵,反倒让整个节目节奏被彻底打乱??不是坏事,反而像是某种意外的“反向洗白”。观众看到的是:顶流方盛亲自到场指导新人、毫无架子地分享表演心得;影帝级导演田志阳的学生郁甄认真示范动作戏要领;甚至连一向毒舌的查河琰都收起了尖刺,像个真正的导师一样点评起选手的基本功。
这些画面一旦剪辑播出,谁还能说《无双》剧组敷衍了事?谁又能继续坚称这群人只是靠流量堆出来的烂片阵容?
小陆嘴角微微扬起,拧开了水瓶盖。
张樊宇从旁边凑过来:“哥,你笑啥呢?”
“我在想,”小陆喝了口水,声音低沉,“有些人费尽心思带节奏,结果我们这边随便动动手,就把他们的逻辑全打碎了。”
张樊宇愣了下:“你是说……热搜那事儿?”
“#无双烂片预定#。”小陆轻笑一声,“他们以为靠几个营销号就能把片子钉死在耻辱柱上?可问题是,观众也不是傻子。真要是烂片,能请动彭树良点头监制?能拿到中影的联合发行?更别说田导那种宁可三年不拍也不愿砸自己招牌的人,会拿一部电影去赌‘顶流热度’?”
他说完,抬头看了眼监控屏幕里正在接受采访的方盛。
镜头下的方盛穿着一件简单的黑色夹克,语气温和却不失锋芒:“我觉得演员的责任,从来不只是出现在片场就行。而是你要为角色付出代价。哪怕这个角色只有一场戏,你也得让它成立。”
这话一出,弹幕估计又要炸了。
张樊宇忽然意识到什么:“所以……你们早就计划好了?今天这场‘临时加环节’,其实是故意的?”
小陆没回答,只是把空瓶子扔进垃圾桶,转身朝外走去。
“不是计划。”他说,“是反击。”
第二天清晨六点,微博热搜悄然刷新。
#方盛谈演员责任#空降第三。
紧随其后的是#郁甄现场教学打戏#、#查河琰点评新人演技#、#偶练训练生哭了#四个话题接连上榜。视频片段迅速传播开来??尤其是方盛那段关于“付出代价”的发言,被无数影视博主截取重剪,配上悲壮背景音乐,标题清一色写着:“这才是真正的演员自觉”。
更有甚者,扒出了方盛过去一年的工作行程表,并做了详细分析:
“金鸡奖那次,他是作为评审出席,非个人宣传;两次客串均为友情出演,片酬捐给山区儿童艺术基金;至于‘偶练录制’,实则是为《无双》选拔群演特训生,全程义务指导。”
数据一出,舆论瞬间翻转。
原本嘲讽“三天两头跑行程”的网友开始沉默,部分曾激烈攻击的账号甚至悄悄删评。有人发帖质疑:“是不是有人刻意黑方盛?”随即引发新一轮讨论潮。
魏莉莉坐在保姆车上刷手机,咧嘴一笑:“啧,这波啊,叫以退为进。”
她扭头看向身旁闭目养神的方盛:“你昨晚那番话,是不是小陆教的?”
方盛睁开眼,淡淡道:“我没背稿。”
“但你说的每一句,都在回应网上的攻击点。”魏莉莉眯起眼睛,“敬业、专注、对作品的态度……连‘代价’这个词都用得恰到好处。你不觉得太巧了吗?”
方盛沉默片刻,终于笑了:“我只是说了实话。剩下的,是他帮我整理过的表达方式。”
魏莉莉摇头:“难怪大陆总越来越邪门。别人打架靠嘴炮,他打架靠脑子。”
与此同时,云雾7号别墅书房内,小陆正对着电脑屏幕一条条查看舆情报告。桌面上摊着三份文件:一份是《无双》后期进度表,一份是中影方面的宣发合作意向书,最后一份,则是某匿名信截图。
信的内容很简单:
>“你们别得意太早。田志阳的手腕再硬,也挡不住资本的选择。这片子不会上映的。”
小陆盯着那句话看了很久,手指轻轻敲击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