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星河杯”校内选拔赛的正式通知下发,详细列出了报名流程、初复决赛时间、曲目要求(一首或多首,总时长不超过15分钟)以及…评委名单。
林哲远的名字赫然在列,后面跟着一个简洁却让人心头一凛的头衔:“特邀评委”。
江临舟拿着打印好的报名表和电子参赛证样本去找班主任签字。
班主任是个温和的中年女老师,看到江临舟的名字和《英雄波兰舞曲》时,明显愣了一下。
“临舟啊,选这首曲子…很有挑战性啊。”
她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关切,
“‘星河杯’虽然只是校内选拔,但规格不低,评委眼光很专业。你…确定准备好了?要不要考虑换一首更稳妥的?”
她显然也听说了江临舟近期的“疯狂”,但更多的是担心他好高骛远。
“老师,我确定。这首曲子对我很重要。”江临舟语气坚定。
班主任看着他眼中不容置疑的光芒,最终还是在报名表上签了字,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有决心是好事。但记住,尽力就好,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
初赛的日子定在周五下午的艺术中心小音乐厅。
时间像被拉紧的弦,倏忽而至。
江临舟提前半小时到场签到。推开厚重的隔音门,一股混合着松香、琴油、淡淡香水味和难以言喻的紧张感的气息扑面而来,瞬间包裹了他。
候场区不大,此刻已经坐了不少选手和零星陪同的同学、老师。
低低的交谈声像一群蜜蜂在嗡嗡作响,更衬得空气的凝滞。
他一走进去,就清晰地感受到了数道目光的注视。
有纯粹的好奇,有带着评估意味的打量,更有几道视线,如同冰冷的探针,带着明显的不以为然和审视。
同班的陈雨薇如同一个天然的光源体,安静地坐在那里。
她穿着一身剪裁极其合体的黑色演出服,勾勒出挺拔而柔韧的线条,外面随意披着一件质感精良的浅灰色羊绒开衫,显得既专业又从容。
在这略显杂乱的候场区里,她的着装和姿态都透着一份与众不同的考究。
她微微闭着眼,似乎在养神,纤长白皙的手指却在膝盖上无声地敲击着某个极其复杂的节奏型,
快得几乎带出残影,那是只有长期浸淫在艰深技巧中才能形成的肌肉记忆。
她身边围着几个同班的女生,低声交谈着什么,眼神偶尔会漫不经心地扫过其他候场的选手,
那目光里带着一种习以为常的、近乎俯瞰般的平静审视,仿佛她们所处的并非同一个竞技场。
“舟哥!这边!“一个熟悉的声音打破了这微妙的氛围。
李锐居然也来了,穿着他那身骚包的名牌运动服,在角落里使劲挥手,
脸上是毫无城府的灿烂笑容,声音不大不小,但在相对安静的候场区里显得格外清晰:
“别紧张啊!就当下面坐的都是萝卜白菜!弹你的!“
这声带着哥们儿义气的吆喝引得不少人皱眉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