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六年五月七日。
京杭大运河,水波浩渺。
伴随着北国的尘埃落定,京杭运河之上,千帆再度扬起。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的方向并非是往北,而是向南。
一艘高大的楼船破开平静的水面,稳稳行驶在运河中央。
陈望身着蟒衣,穿着一袭罩甲,斜挎着一柄雁翎刀,凭栏而立于舰首,凝望着不远处的运河岸边。
江风轻柔,拂动了陈望额前散落的碎发。
陈望目光沉静,正凝望着不远处的运河岸线。
一众甲士罩袍束带,分立于舰首四下,甲胄在日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
无数旌旗迎风飘扬,猎猎而动。
代正霖带着两名参谋司的武官,稳步从后方的位置走来,一路行至陈望身侧略靠后的位置才停了下来。
运河之上风平浪静,加之他们所乘乃是作为旗舰的大福船,行驶之间平稳异常,如履平地。
“姜?奉命,已经领兵离开了大同,大同的城防现在由当地的卫军接防。”
“长城以北的蒙古诸部将牧场北迁二十里,自济宁大胜传于漠南之后,无有单骑胆敢犯边。”
代正霖微微躬身,向着陈望禀报道。
“曹总兵已经领兵往西,预计在五月二十日时便可以进抵大同,接管大同、宣府两地防务。”
姜?归附之后,九边收复的营镇又添了大同与宣府两镇,同时山西回到辖管范围也不过只是时间的问题。
曹氏在大同等地根基深厚,想要彻底的取代美?,掌控大同等地,最好的人选无疑是曹变蛟。
所以陈望没有犹豫,直接便将宣大总督的位置交给了曹变蛟。
陈望抚摸着身前的栏杆,问道。
“关宁那边的动向如何?”
代正霖微微躬身,回答道。
“济宁之败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辽东,清国境内一片哗然,惊慌失措。”
“宁远的围城清军已经尽数退去,祖宽领兵追击五十里而还,斩首级三百五十七级而回。”
代正霖顿了一顿,他看了一眼西北的方向,继而说道。
“郑芝豹奉命率水师北上,惠登相已经领山东镇第一师经由海船运输,往朝鲜而去,预计在五日之后,便可以进抵朝鲜王都汉城。”
陈望微微颔首,沉吟了片刻,继续问道。
“高杰的身体好些了吗?”
代正霖躬身回禀。
“高杰身体康复的已经差不多,箭矢贯甲入肉,但因为盔甲与内衬的阻挡,伤势并不严重,经由军医诊断,已经可以远行出征。”
“传令给高杰,让他领山东镇下第二师自海州进朝鲜。”
朝鲜孱弱,虽然国疲弱,但是要想掌控整个朝鲜。
仅凭惠登相麾下的第一师还是有些不够。
如果像是清庭那般,只需要朝鲜输送粮米以供战事,惠登相所领的万余山东镇兵自然是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