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所重点大学分布如今南军直控之下的三座重镇。
开封的河南医科大学,由名医吴又可执学院正。
徐州的南直隶行政大学,以唐世平为院正。
襄阳的湖广工程大学,则由薄珏担任院正。
通过三所学校的名字便可以看出三所学校主要培养的人才。
“职业大学的数量不增,但是规模要扩大。”
陈望看着文书上的内容,轻轻了点了一点。
“每届千人不够,每届扩充到两千人。”
职业大学的设定和重点大学相差不多,都是细分了专业,不过更多的是基础的手工建筑专业,培养的基本都是各行各业的工匠,学制也只有两年的时间。
代正霖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的迟疑,犹豫道。
“如果扩招,目前的师资还需要再添一倍,学校的场地也要扩建,银钱的消耗………………”
“钱放在仓库里面,毫无用处,钱粮要流转起来才是活水。”
如今各地因为战乱和天灾的影响,市井百业都大不如前。
“扩建校舍要雇工匠,学子衣食需采买物资,教习的薪俸会流入市井,进而让整个南国乃至天下的经济重新复苏。”
代正霖不理解很正常,这是时代的局限和限制,也是这个时代的大多人和国家的选择。
这个时代与后世不同,国库之中是需要有一定存银,以应对很多突发的情况。
但是钱粮也不应该积存太多,钱粮必须要流转起来,才能够使得市井百业欣欣向荣,才能生出更多的银钱。
陈望知道代正霖短期内难以明白,但是他也不需要代正霖现在就明白。
因为,时间终将会证明一切。
“普通学校的事情暂时就这样定下来,这些事情全部交由内务司去处理。”
在这个关乎未来的重大决策上,陈望绝不会改变初衷。
“内务司那边。。。。。。人手也要扩招了。”
代正霖翻阅了一下手中的文册,说道。
“内务司那边,为了接管北国提前扩招了一大批人,但是现在还是没有办法完全填上缺口,一大半的人都没有能够完成进修班的进修。”
进修班,是在内务司内部开设的专门培养管理人员的学堂,一般一期是半年,两期为一学年。
刚刚进入内务司的人员基本都是在最低的等级,负责管理文书等基础的事务。
后续想要晋升,就必须要参加内务司的进修班学习。
完成两期的进修,才能够有资格晋级更高的职位。
但是现阶段,能够完成两期进修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甚至于现在接管北国的内务司官吏,大多都只是接受了半期的学习。
陈望看着手中的文书,下意识的皱了皱眉。
他的起点太低,导致现在他的根基太过于浅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改朝换代不难。
但是改天换地,却是难如登天。
一切都从头再来,从头培养,无疑是需要大量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