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他们没少就此事开导小嘉谷,说送他读书,只是为了让他识字明理。
除此之外,他尽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
只要有所上进,不是作奸犯科,家里一概支持。
头几回说这话的时候,温嘉谷还小,听着有些懵懵懂懂。
后来长到五六岁时他,看起来已经很有自己的主意。
同样自这会儿起,这小子也终于找到了一门爱好——做手工。
温家是有手艺人的,那就是喻石榴的夫君丁威。
这些年,丁威靠着剩下的一只手外加本条胳膊,以及喻商枝最早给他参谋的几份图纸,已经在县城中开起了木匠铺子,收了两个小徒弟,外加置办了宅子。
宅子比不得温家的宅子大,但也有一间堂屋,两间厢房,院子里还有一口井,足够他们一家三口住了。
温嘉谷从小就挺喜欢这个姑父,因为丁威时不时就会给他们送来些精巧的木头做的小玩具。
但如今像是什么华容道、九连环、鲁班锁,已经满足不了他的好奇心,比起这些,他更想自己亲自上手做点什么。
他年纪小,家里不敢让他轻易地动刀动锯,划了手可不是开玩笑的,后来还是喻商枝想了个办法。
“做……模型?”
温嘉谷听完爹爹的提议后,不是很能理解这两个字。
“爹爹,模型是什么?”
喻商枝细细同他解释。
“你可以理解为,模型就是各种东西的缩小版。比如我们盖房子之前,可以把想要的房子样式画下来,照着做一个缩小版的房子,有什么不满意的,调整一番,再去盖大房子,这样就避免了盖的过程中才发现有什么地方不满意,却已经修改不了的麻烦。又或者……上次去寺庙上香时,你不是说庙里的佛塔很漂亮么?你也可以照着做一个缩小版的佛塔,摆在家里观赏。”
温嘉谷恍然大悟,兴奋地发现这正是他想要做的事!
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为了做好模型,温嘉谷除了木工之外,还学了泥塑、陶艺……
路过铁匠铺子,都恨不得钻进去看看人家如何打铁。
和年年喜欢钻灶房有异曲同工之妙。
县城繁华,自从几年前新的县令走马上任之后,勤勉于政,时常会兴建一些利民的工事。
譬如铺路、修桥、建河堤、补城墙、盖房子,温嘉谷每每都在旁边看得津津有味,甚至上前跟工匠们搭话,询问他们工艺中的细节。
这份热情落在喻商枝的眼里,是对于自己喜欢之事的痴迷。
落在其他人眼里,却往往和玩物丧志四字挂钩。
喻商枝也好,温野菜也罢,却从未在此事上动摇。
因为他们看得到温嘉谷在做这些事时,眼底是有光的。
最后说到温家老三温嘉粟。
在短暂的幼年时期里,温家粟和寻常的姐儿无异。
她没有大哥嘉禾那么调皮,也没有二哥嘉谷那么有书卷气。
她喜欢梳好看的辫子、穿好看的裙衫、吃好吃的糕点,非说有哪里不太一样,那就是她对于学医的兴趣,比上面的两个哥哥都更大些。
虽说作为温家的孩子,都或多或少懂些医理。
但喻商枝无疑发现,只有小女儿一门心思搁在了这上面。
作为父亲,他自然是欣慰的。
哪怕他已有孔麦芽、常凌、小五和小六这样的亲传弟子,也有医塾出师的那些个要唤他一句老师的学生,亲生的孩子终究是意义不同的。
把嘉粟抱在膝头教她背汤头歌、辨识草药、在水里放筷子学把脉时,他总会想到自己的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