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个小小的错误很有可能当时就爆发出来,也有可能达到临界条件的时候才会出现,谁都不敢保证这是主观错误还是技术性的错误。”
“当然了,无论是主观的还是无意识的,都是错误,都需要处理。”
李学武站起身,在屋里踱着步子讲道:“现在让刘永年调查这件事就是给他们生产管理处和设计部门念一念紧箍咒,时刻吊一把利剑在他们头顶。”
“那??这件事怎么解释?”
张兢皱眉提醒道:“刘记者如果发现了端倪,乱写怎么办?”
“她发现?她要是能发现咱们也不用请法国的团队来找问题了。”
李学武走到窗边向外看,看着秋风卷着落叶漫天飞舞的景象,淡淡地说道:“让她查吧,这不是什么坏事。”
“只要是按实际情况写,也算是给一帆风顺的设计部一点教训瞧瞧。”
他转过身,看向张讲道:“这两年咱们就是太顺了,缺少畏惧的心了。”
“没想到太顺了也不行。”张苦笑道:“我想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想到刘记者来咱们这还能有这种效果。”
“往好处想??”
李学武重新看向窗外,淡淡地讲道:“不然还能弄死她咋地?”
十月底,集团来了好消息,销售总公司在津门的四座办公大楼落成交付。
这是67年李学武同景玉农主管经济工作时制定的建设方案,68年动工,今年终于交付了。
红星建筑总公司越来越有经验了,在大型工程,尤其是楼房建设更是积攒了足够多的技术,正在施工的百米高大楼便代表了这种自信和技术。
而来钢城快十天的丁志臣终于等不起了,耐心消耗殆尽过后来找李学武摊牌。
此时工安大学所属出版社来人,正在同他谈那本《治安管理学》的出版一事。
“时间还是太短了一些。”
李学武看见丁志臣过来了,但还是淡定地同出版社编辑讲道:“我现在不在一线工作了,很多经验总结的不是很准确,难免有一家之词的情况。”
“如果你们觉得能出版,那就请专业人士仔细敲打一番,万万不能误人子弟,贻笑大方。”
“您实在是太客气了。”
出版社周编辑客气地讲道:“您写的那几本书我都有幸拜读过,确实很有思想,值得学习的。”
“客气话就不要说了。”
李学武笑了笑,站起身示意了进来的丁志臣讲道:“我这边来工作了,您看晚上我请您吃个饭,尽一尽地主之谊,到时候咱们再谈这个?”
“如果您没别的要求和意见,那我就回去了,很多事情要忙。”
周编辑站起身,看了一眼进来的几人,拿着自己的包摆手道:“知道您是爽快人,连回去的车票我都买好了。”
“太匆忙了,休息一晚再走吧。”
李学武客气道:“就住在我们招待所,明早再回去也方便。”
“真不留了,您客气。”
周编辑笑了笑,轻声介绍道:“领导安排了很多工作,我这边还得紧忙活,本来不用来的,可我觉得不跟您见一面始终不放心嘛。”
“理解,那就下一次。”
李学武送了他到门口,同他握手过后交代张恩送他去火车站。
等再回到办公室,丁志臣用复杂的眼神打量着他,道:“您还写书吗?”
“一点业务爱好,不值一提。”
李学武摆了摆手,示意他随便坐,张恩远不在,他亲自帮对方泡了茶。
丁志臣是听了京城那边传来的说法,知道了一些跟李学武谈判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