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政站在宫门外,目送王翦离去。这位年轻将领刚刚汇报了新军组建的进展,言语间充满干劲。系统界面显示王翦的忠诚度己经上升到78。
“该上朝了。”赵高轻声提醒。
赵政整理衣冠,走向大殿。他注意到今日朝堂气氛不同寻常。几位宗室老臣站在一起低声交谈,吕不韦的党羽则聚集在另一侧。两派人马泾渭分明。
钟声响起,百官各就各位。
赵政在御座坐下,目光扫过众人。“有事启奏。”
宗室长老嬴傒率先出列。这位须发皆白的老臣是昭襄王时期的旧臣,在宗室中威望颇高。
“老臣有一事启奏。”嬴傒声音洪亮,“相国权倾朝野,独揽大权,恐非国家之福。王上何不设宗正一职,由宗室贤能担任,以制衡相权?”
朝堂上一片寂静。几位宗室成员微微点头,吕不韦的党羽则面露不悦。
吕不韦冷笑一声,出列反驳:“宗室无能,安能治国?这些年宗室子弟耽于享乐,有几个真正为国出力?设宗正不过是多一个吃闲饭的职位。”
嬴傒脸色涨红:“相国此言差矣!宗室乃王室血脉,理应参与朝政。相国独断专行,莫非有不臣之心?”
两派官员开始低声议论。支持吕不韦的官员指责宗室尸位素餐,支持宗室的官员则批评吕相国专权跋扈。朝堂上顿时充满火药味。
赵政静静观察这场争执。他注意到蒙骜和王翦站在武将队列中,神色凝重。这两位将领都没有表态,显然在等待他的反应。
“检测到权力冲突,建议兑换‘纵横术基础’,需要积分50。”
系统的提示在赵政脑海中闪现。他强压下立即兑换的冲动,现在不是时候。
他轻咳一声。朝堂立刻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
“仲父与宗室皆为国尽心,何不共议?”赵政语气平和,“设立宗正一事,关乎国体,确实需要慎重考虑。”
吕不韦皱眉:“大王,朝廷官职岂能儿戏?宗室若真有为国效力之心,大可通过正常途径入仕,何必特设职位?”
嬴傒立即反驳:“宗室子弟入仕屡遭阻拦,相国心知肚明!”
赵政抬手制止了即将升级的争吵。“寡人理解宗室的忧虑,也明白仲父的考量。这样吧,此事容后再议。当务之急是边境防务和春耕事宜。”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蒙骜:“蒙将军,巡边情况如何?”
蒙骜出列汇报:“臣己调整边境布防,新式马具效果显著。匈奴若来犯,必叫他们有来无回。”
赵政点头赞许,随后又询问春耕准备。他刻意在吕党和宗室之间保持平衡,既不偏袒任何一方,也不让任何一方感到被冷落。
朝会结束后,赵政特意留下几位重臣商议军务。他注意到嬴傒离开时面色不豫,而吕不韦则若有所思。
回到寝宫,赵政立即唤出系统。朝堂上的对峙让他意识到,必须尽快掌握制衡之术。
“兑换‘纵横术基础’。”
“兑换成功,积分-50。”
大量信息涌入赵政脑海。纵横术的精髓在于平衡各方势力,利用矛盾,制造均势。他仔细消化这些知识,结合当前朝堂局势思考对策。
赵高送来茶点,赵政一边品茶一边询问:“今日朝会后,各位大臣有何反应?”
赵高躬身回答:“吕相国回府后召集幕僚议事。嬴傒长老则去了宗室府邸,几位宗室老臣随后赶到。”
赵政若有所思。两派都在密谋,这既危险也是机会。
“去请王翦将军入宫。”
王翦很快到来。赵政没有提及朝堂争执,而是询问新军训练情况。
“新军操练顺利,只是装备尚有不足。”王翦汇报,“特别是弓弩,现有制式过于陈旧。”
赵政点头:“寡人知道了。你且回去拟一份详细需求,明日呈上。”
王翦离开后,赵政在系统中查找弓弩改良技术。果然有“弩机改良图纸”,需要80积分。他现在积分不足。
“看来要加快任务进度。”
他召来赵高:“去查查宗室中哪些子弟确有才干,不论嫡庶,列个名单给我。”
赵高领命退下。赵政则继续研究纵横术。系统提供的知识非常实用,包括如何识别各派系的核心诉求,如何制造平衡,如何在不暴露自身立场的情况下影响局势。
傍晚,赵高带回一份名单。上面列出了十几位宗室子弟的姓名和简要情况。
赵政仔细阅读。大多数宗室子弟确实如吕不韦所说,耽于享乐,无所事事。但有三人引起他的注意:嬴稷精通律法,曾在廷尉府任职;嬴疾善于理财,管理自家产业很有一套;嬴华武艺高强,在军中担任低级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