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官场红颜路成天浪版最新章节 > 第19章 邀赵医生证帮扶打脸邻县假作秀(第1页)

第19章 邀赵医生证帮扶打脸邻县假作秀(第1页)

省会议中心的报告厅里坐得满满当当,LED屏上“跨省社区医疗试点交流”的红色标语格外醒目。江苏的王代表正翻着手里的试点资料,山东的李代表拿着笔在笔记本上勾画,邻县的代表却频频看向门口,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滑动——沈文刚进场时,就瞥见他在给人发消息,内容隐约是“按计划来,别出岔子”。

没等沈文细想,省办王主任就敲了敲话筒:“交流正式开始,先请各试点县分享经验,邻县先来。”

邻县代表立刻站起身,手里攥着厚厚一叠发言稿,脸上堆着笑:“我们县的试点核心是‘共享共赢’,不仅自己做得好,还主动帮周边县制定推广方案——比如给XX县送了5套培训教材,帮YY县整理了3份居民摸底表,真正做到‘带动共同进步’。”

他一边说,一边把“帮扶清单”投影在大屏幕上,上面列满了“送教材”“发表格”之类的内容,却没提一句“实际落地效果”。沈文身边的苏禾小声吐槽:“这哪是帮扶,就是送了点纸,还好意思说‘共享共赢’。”

果然,邻县代表念完清单,话锋突然一转,目光扫向沈文:“不过,有些县的试点虽然名气大,却只专注自己县的发展,周边县遇到困难求助时,连一次现场指导都没去过——做民生工程,不能只顾着自己出成绩,得有‘大局观’,大家说对不对?”

这话一出,报告厅里顿时安静下来,王代表和李代表都转头看向沈文,眼神里带着疑惑。邻县代表见状,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刚想继续说,沈文突然举起手:“王主任,我想补充发言,顺便请一位‘特殊嘉宾’上台——他的经历,比我说一百句都有说服力。”

王主任点头:“请讲。”

沈文站起身,目光平静地看向邻县代表:“刚才这位代表说‘没帮周边县’,那我想请清和县朝阳社区的赵医生上台,跟大家说说,半年前他是怎么给老人看病的,现在又是怎么看的。”

话音刚落,坐在前排的赵医生就站起身,手里紧紧攥着一个旧文件夹,快步走上台。邻县代表的脸色瞬间变了,下意识伸手想拦:“这……这是跨省交流,清和县不是试点牵头县,没必要让他们的医生上台吧?”

“怎么没必要?”王主任皱起眉,语气带着不满,“赵医生是基层一线医生,试点好不好、帮扶实不实,他最有发言权。咱们开交流会,就是要听真话、看实效,不是听空话、看表格。”

邻县代表被怼得哑口无言,只能悻悻地坐下,手指紧紧攥着发言稿,指节泛白。

赵医生站在话筒前,先向全场鞠了一躬,然后打开文件夹,里面的东西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有泛黄的培训笔记、写满字的居民健康档案、还有几张皱巴巴的感谢信。

“各位领导、代表,我是清和县朝阳社区的医生赵伟。”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却很清晰,“半年前,我们县的社区医疗试点快撑不下去了——医生工资拖了两个月,我每天上班都提不起劲,给老人看病就只会说‘按时吃药’,老人嫌我态度冷,慢慢就没人来了。有次张奶奶来测血压,我没跟她多聊,她走的时候跟邻居说‘这医生还不如县医院的护士贴心’,我听见了,心里特别难受,却不知道该怎么改。”

说到这儿,赵医生红了眼眶,他拿起那本泛黄的笔记,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2024年3月15日,沈科长团队来清和县培训”:“后来沈科长的团队来了,苏禾老师给我们做了两周培训,第一天就教我们‘怎么跟老人沟通’。她跟我说,‘老人看病,先问家常再聊病情,他们才愿意听’。我记在本子上,第二天给李大爷看病,就先问‘您昨天跟老伙计下棋赢了没’,李大爷一下子就打开话匣子,跟我说了半个多小时,最后主动问‘我这血糖要不要调药’——那是我第一次觉得,当医生这么有成就感。”

台下的代表们都笑了,王代表拿出手机,对着笔记本拍照,还跟身边的同事小声说:“这方法好,咱们县的医生也得学学。”

赵医生又拿出一张居民健康档案,上面贴着一张老人的照片:“这是张奶奶,之前她高血压160,却嫌药苦不吃。我按苏老师教的,跟她说‘您按时吃药,下周就能跟老姐妹去跳广场舞,不用总在家待着’,她真的听进去了,现在每天都按时吃药,上个月测血压,己经降到130了。她还特意给我送了一双布鞋,说‘赵医生,谢谢你跟我聊天,比我儿子还贴心’。”

他举起布鞋,鞋面上绣着一朵小菊花,虽然针脚不整齐,却看得出来很用心。报告厅里响起了掌声,李代表带头鼓掌,还大声说:“这才是老百姓需要的医生!这帮扶,值!”

邻县代表的脸涨成了猪肝色,突然站起身:“这……这只是个例!清和县那么多医生,不能只靠一个人的经历就说帮扶有效!”

“是不是个例,数据说了算。”苏禾立刻站起身,手里拿着一张数据投影板,快步走到台前,“我们团队从3月到6月,共去清和县做了4次现场指导,培训医生30人,考核通过率100%;协调市企捐赠远程问诊设备12台,覆盖清和县8个社区;清和县的慢性病门诊接诊量,从3月的每月80人次,升到6月的230人次;居民满意度从3月的55%,升到6月的88%——这些数据,省卫健委6月的试点抽查报告里都有,大家可以看大屏幕。”

夏溪立刻操作电脑,把抽查报告的电子版投在屏幕上,“清和县社区医疗提升数据”那页用红色框标了出来,每一项数据都清晰可见,旁边还有抽查人员的签字和公章。

王代表凑到屏幕前,仔细看了看,转头对沈文说:“沈科长,你们这帮扶是真扎实!我们县也想帮周边的县,可总不知道从哪下手,你们的‘按需帮扶’能不能详细说说?”

“其实很简单,就是‘缺什么补什么’。”沈文走到台前,笑着说,“清和县缺的不是教材,是‘怎么用教材’的方法,所以我们派苏禾去做现场培训,不是只送几本书;他们缺的不是设备,是‘怎么让老人用设备’的耐心,所以我们让厂家工程师跟着去,教老人用基础功能,不是只送几台机器。帮扶不是‘完成任务’,是帮他们解决真问题。”

叶蓉这时也举起手,王主任点头后,她站起身说:“我是市企代表,补充一句。我们给清和县的设备,都是沈科长团队根据他们的社区规模、老人数量算出来的,比如朝阳社区有200位老人,就配1台远程设备,既够用又不浪费;培训经费也是按实际培训人数算,没多花一分钱。沈科长常跟我们说,‘帮扶的钱要花在刀刃上,不然就是浪费老百姓的信任’。”

邻县代表彻底没了声音,瘫坐在座位上,手里的发言稿掉在地上都没发觉。王主任拿起话筒,语气严肃地说:“今天的交流,沈文县给大家做了个好榜样——帮扶不是摆样子、送材料,是沉到基层,帮兄弟县解决真问题。邻县要好好反思,以后多向沈文县学习,把心思放在办实事上,别总想着搞表面功夫。”

交流会结束后,王代表和李代表围着沈文,手里拿着笔和本子,不停提问:“沈科长,你们怎么判断兄弟县缺什么啊?”“跟市企协调设备有什么技巧吗?”沈文一一解答,还让夏溪把“帮扶细则”打印出来,分给两位代表。

王主任这时走过来,拍了拍沈文的肩:“省办决定了,让你们县牵头制定《跨省社区医疗帮扶标准》,下个月在省里开研讨会,你们先准备初稿。这次要把‘按需帮扶’‘资源协调’‘效果跟踪’这些实招写进去,不仅咱们省用,还要推荐给其他省的试点参考。”

沈文心里一喜,立刻答应:“请王主任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准备,不辜负省办的信任。”

可没等他高兴多久,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一条陌生短信:“邻县没放弃,他们在找清和县去年的‘医生工资拖发记录’,还想联系之前辞职的医生,让他们说‘帮扶后工资又拖过’,想诬陷你们‘帮扶不彻底,问题反复’——你小心点,别被他们阴了。”

沈文皱紧眉头,抬头看向远处——邻县代表正站在走廊尽头,对着手机低声说着什么,眼神时不时瞟向他,带着一丝阴狠。

看来,这场为了民生的较量,还没到结束的时候。

【你选决定主角命运!】A。提前整理清和县工资解决证据,防诬陷B。让清和县出说明,证明帮扶后无问题——选A扣1,选B扣2!

(本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