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官场红颜路最新章节 > 第20章 备工资证据防诬陷证稳定破邻县诡计(第1页)

第20章 备工资证据防诬陷证稳定破邻县诡计(第1页)

“选A!整理清和县工资解决的完整证据链,让邻县的诬陷站不住脚!”

沈文看完匿名短信,立刻把苏禾、夏溪叫到会场休息室。夏溪刚坐下就急了:“邻县也太阴了!清和县现在工资每个月都按时发,他们居然想找以前的记录造谣!”

“造谣不可怕,没证据才可怕。”沈文打开笔记本,在纸上列下“证据清单”,“第一,找清和县财政局要近半年的工资发放流水,要盖公章;第二,让赵医生收集医生们的工资到账短信截图,最好有30人以上;第三,整理清和县卫健委的‘工资发放公示’照片,每个月的都要——这三样凑齐,就是完整的证据链。”

苏禾立刻掏出手机联系清和县财政局的对接人:“张科长,麻烦您现在把3月到8月的社区医生工资流水整理出来,盖公章后发电子版过来,急用!”对方知道是为了应对邻县的诬陷,一口答应:“半小时内给你发过去,保证没问题!”

夏溪则给赵医生打电话,让他在清和县医生群里收集工资到账截图:“赵医生,跟大家说清楚,这是为了堵住造谣的嘴,不然咱们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赵医生在电话里拍着胸脯保证:“沈科长放心,医生们都知道邻县不怀好意,我现在就收集,十分钟内发群里!”

不到一小时,证据就陆续汇总过来。苏禾把清和县财政局的流水打印出来,上面清晰显示“3月工资4月5日发放、4月工资5月6日发放……8月工资9月3日发放”,每一笔都有财政局的公章和银行转账记录;夏溪把医生们的工资截图整理成文件夹,32位医生的截图里,备注栏都写着“清和县社区医生工资”;沈文则把清和县卫健委每月在社区公告栏贴的“工资发放公示”照片按日期排序,照片里还有居民路过时的背景,能证明公示是真实张贴过的。

“光有这些还不够。”沈文突然想起什么,又给清和县卫健局的周明打电话,“周局长,你们县之前辞职的医生有几位?能不能联系上?邻县可能会找他们造谣。”

周明在电话里顿了顿,说:“之前辞职的有3位,都是因为工资拖发,不过现在有两位己经回岗了,还有一位去了县医院。我现在就联系他们,让他们别理会邻县的人,要是邻县找他们,就立刻跟我说。”

挂了电话,沈文把这些证据都存进U盘,还打印了两份纸质版,一份留给自己,一份让苏禾交给省办王主任:“王主任知道这些证据,万一邻县去省办告状,他能帮咱们说话。”

果然,三天后,省办的电话就来了。王主任在电话里说:“沈文,邻县刚才来省办,说你们帮扶清和县‘只做表面功夫,工资又开始拖发’,还带了一份‘辞职医生的证言’,你赶紧来省办一趟,把证据带上。”

沈文带着U盘和纸质版证据,立刻赶往省办。一进王主任的办公室,就看到邻县代表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张纸,见到沈文进来,故意把纸举高:“沈科长,这是清和县辞职医生李华的证言,他说8月份的工资到现在还没发,你怎么解释?”

沈文没看那张纸,首接把U盘插进电脑,点开工资流水:“王主任,您看,清和县8月的工资在9月3日就发了,这是财政局的流水,有公章;这是32位医生的工资到账截图,包括回岗的两位辞职医生;还有每月的公示照片,居民都能作证。”

他又点开周明发来的消息:“刚才周明联系了那位叫李华的医生,李华说他根本没写过什么证言,是邻县的人找他,说‘只要签个名,就给500块钱’,他没同意,邻县就伪造了他的签名。”

邻县代表的脸瞬间白了,手里的“证言”掉在地上。王主任捡起证言,看了看上面的签名,又对比了沈文带来的医生名单上李华的签名,冷笑一声:“你这签名伪造得也太假了,李华的签名里有个小弯钩,你这上面根本没有。”

邻县代表还想狡辩:“就算工资发了,也是暂时的,以后肯定还会拖……”

“以后的事,咱们看实际行动,但现在你们伪造证言、恶意诬陷,必须给沈文县道歉!”王主任的语气沉了下来,“我己经跟省卫健委的领导汇报了,你们县要是再敢搞这些小动作,就取消你们的试点资格!”

邻县代表的头垂得更低了,声音小得像蚊子哼:“沈科长,对不起,是我们错了……”

沈文没跟他计较,只是说:“道歉就不必了,希望你们以后能把心思放在试点上,多为老百姓做实事,别总想着搞这些歪门邪道。”

离开省办后,沈文接到了清和县那位回岗医生的电话:“沈科长,昨天邻县的人找我,说让我跟省办说工资没发,给我1000块钱,我没答应——现在咱们县的试点做得这么好,我怎么能说瞎话呢!”

沈文心里一暖,笑着说:“谢谢你的坚持,以后清和县的试点会越来越好,不会再让你们受委屈。”

接下来的一周,沈文团队开始忙着制定《跨省社区医疗帮扶标准》。苏禾负责“需求评估”板块,写清“怎么判断帮扶县缺什么”,比如“通过居民满意度调查、医生访谈、设备使用数据三个维度评估”;夏溪负责“效果跟踪”板块,明确“帮扶后每月要收集工资发放记录、接诊量数据、居民反馈,持续跟踪6个月”;沈文则负责“资源协调”板块,把和市企、县医院的合作流程写进去,方便其他县参考。

标准初稿完成后,沈文带着初稿去清和县征求意见。赵医生和几位居民代表围着初稿,提出了不少实用的建议:“应该加上‘帮扶团队要定期跟居民座谈’,这样能及时知道居民的需求”“要明确‘设备维护责任’,不然设备坏了没人修,还是没用”。沈文一一记下,回去后立刻修改。

就在标准快要定稿时,江苏的王代表打来电话,兴奋地说:“沈科长,我们按你们的‘按需帮扶’方法,帮周边的兴和县培训了20位医生,现在兴和县的居民满意度从60%升到了85%,太感谢你们了!”

沈文笑着说:“这是咱们共同的成果,以后有问题,咱们随时交流。”

挂了电话,夏溪拿着一份文件走进来,脸上满是笑容:“沈文,省卫健委刚才发通知,说咱们的《跨省社区医疗帮扶标准》要作为‘全国社区医疗试点参考文件’,还要在下周的全国社区医疗工作会议上,让你代表咱们省发言!”

沈文接过通知,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从一开始的试点被阻挠,到现在的标准全国参考,这一路的辛苦,都值了。

可就在这时,沈文的手机又收到一条短信,还是那个匿名号码:“全国会议上,会有人质疑你们的标准‘不适合经济特别落后的县’,你们提前准备好应对方案。”

沈文看着短信,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不管有多少质疑,只要他们的标准是从基层来、能帮到老百姓,就不怕被挑战。

【你选决定主角命运!】A。收集经济落后县的适配案例,证明标准可行B。在标准里加“经济落后县特殊条款”,灵活调整——选A扣1,选B扣2!

(本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