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楷的马车跟在王黼的马车后面到了皇宫,发现外面停了好几辆豪华马车,看来今日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本想回去改天再来,但忍不住心中的好奇,还是进了宫。
内侍通禀之后,带着赵楷来到殿内。
皇帝赵佶坐于龙椅之上,太宰蔡京、少宰王黼、枢密院邓洵武立于两侧,太尉童贯、神霄宫使梁师成,翰林学士承旨李邦彦,依次站在后面,六贼到了五个,就差朱勔了,自己若是将这些人干掉,北宋至少可以续命几十年。
在队伍的末端站着三位官员,赵楷比较陌生。
赵佶微笑着介绍道:“郓王,这三位是三司指挥使。”
三位官员急忙向赵楷行礼。
“殿前司指挥使高俅见过郓王殿下!”
“马军司指挥使陈福山见过郓王殿下!”
“步军司指挥使洪景仁见过郓王殿下!”
赵楷面带微笑,微微颔首,目光缓缓落在高俅身上。
高俅大约三西十岁的年纪,身材高挑足有六尺,体格强健有力,显然是在军队中历练过的。
与小说中所描述的那种权势滔天、不可一世的形象相比,眼前的高俅显得有些谨小慎微,甚至有些谦卑。
自从政和二年赵佶下令取消了太尉一档的三公之后,太尉的地位便一落千丈,如今的太尉不过是一个武阶称号罢了,朝廷中殿帅满街走,太尉多如狗,如此一来高俅的表现也就不难理解了。
赵佶微微一笑,开口说道:“既然郓王来了,那就一起听听,王卿接着说吧。”
王黼赶忙道:“金国己经派遣使者前来,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制定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
赵佶心中不禁一动,收复燕云十六州一首是大宋历任皇帝的心愿,这个梦想己经萦绕在大宋皇室心头数百年之久。
然而此事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两国之间的战争,后果不堪设想。
蔡京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缓缓说道:“陛下,金国虽然有合作之意,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变幻莫测,我们出兵必须要做好周全的准备。”
邓洵武点头附和:“蔡相所言极是,粮草、军械、兵力调配都要细致规划。”
高俅上前一步,抱拳说道:“陛下,殿前司愿为先锋,定当奋勇杀敌。”
陈福山和洪景仁也纷纷表示麾下将士愿效死力。
童贯开口道:“臣以为除了军事准备,还需探清金国虚实,以防其有不轨之心,且燕云之地百姓久受辽人统治,若能在战前做好安抚工作,必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