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举是为了方便管理百姓,以后关卡查验、缉拿盗匪也很方便,事有轻重缓急,编制户籍为要,证牌制作不急于一时,我计划两三年时间完成。”
种师道颔首,“此举的确能够更好管理百姓,很容易区分本地人和外来人,少了很多作奸犯科的可能。”
赵楷接着说道:“上次与陕西官员说过精简胥吏之事,这次便正式施行,为了明确权责,我打算在县衙设六房,每房设典吏一人,职能对应六部、六曹。”
李纲说道:“此事朝廷恐怕不会同意。”
赵楷摆了摆手,“六房胥吏无品阶,无需朝廷发放俸禄,自然不用朝廷应允,此举是为了让每个胥吏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不是安排什么做什么。”
种师道赞赏道:“权责分明,此举甚妙!”
赵楷翻到最后一页,继续说道:“这次要说的最后一件事就是青苗法。”
“何为青苗法不必我再赘述,为了任务强迫贷款,摊派贷款等弊端己经改进,五一开始施行,义仓、常平仓、广惠仓也要重设。”
李纲一脸担忧,“三仓设立初衷虽好,然事久而弊,或移用无可给,或拘催无异正赋,只怕会重蹈覆辙。”
赵楷笑了笑,胸有成竹道:“青苗法的利弊我己研究数年,在名下田庄试行了几年,效果还算不错。”
“王安石当年推行失败,一是因为缺乏验证,二是推行过程中办事官吏急功近利,贪墨敷衍。”
“这些年我去过不少地方,派人暗地里探查过,民间借贷利息多在八九分且重取其利老百姓一旦借贷就会永不翻身。”
官办交子务利息虽只有五分,但却无钱可借,都被私下借给交子铺获取高利
李纲提醒道:“殿下若重新推行青苗法,既妨碍了交子务和交子铺的利益,又挡了很多权贵地主的财路。”
赵楷冷哼一声,目光扫过在场的文武官员,“天下之财公私皆可取,但不能贪得无厌,逼得百姓家破人亡。”
两分利己经不低,今后两路民间借贷宜三分收利,官本两分五生利,以一年为断,不得因旧本生利,超过之利官府不理,若强逼索债依法严办。
“殿下,此举虽利民,但势必会得罪很多人啊!”
“哼!在座的文官武将哪个没有得罪的人?都想做老好人何必入朝堂,待在家中种上几亩薄田多好。”
“现在老百姓过的什么日子?军队打过几个胜仗?被几万金兵奔袭千里破了都城抓了皇帝,你们脸不臊得慌?”
“朝廷从上到下都烂透了,辽国的下场还没有让你们警醒?”
“这天下八成的财富都被两成的人占据了,那个朱勔一个人就占了吴郡一半的土地,哪有给老百姓留活路,所以方腊反了,杀了无数贪官污吏,朱家男丁死绝。”
“我们若再不给老百姓留条活路,将来不是被反贼杀就是被金人杀,积攒多少财富都便宜了别人,所以改革势在必行,阻挠者就是敌人。”
种师道率先表态,“殿下此举利国利民,臣坚决支持。”
李纲跟着表态,“臣也支持殿下改革。”
岳飞起身道:“背嵬军随时听候殿下调遣。”
韩世忠,折可存,唐重,刘仲武等武将紧接着表态支持。
一看大多数武将都支持赵楷,各州文官们也纷纷表示支持。
赵楷语气稍缓,“这次召集诸位主将和主官前来就是这些要事,回去之后尽快开始筹备,新政将于五月初一开始试行。”
这些改革方案他己经筹划六七年了,只是一首没有合适的时机推行。
如今手中有了兵权,有了一干亲信,不能再等,若一切非要等到做了皇帝再开始改革就太晚了,这也是为了将来推广到其他地方积攒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