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我的芳华一 > 第34章 过年(第1页)

第34章 过年(第1页)

腊月二十三,小年的鞭炮声零星响起,空气里开始飘起淡淡的火药香和炖肉的香味。西西胡同里,家家户户开始张罗着扫尘、备年货,年的气息越来越浓。

“宝山办事处”的招牌被取了下来,换上了一块新做的木牌,红底黑字,写着“山峰电子经营部”。字是请胡同口的老先生写的,端正有力。刘峰和陈宝山一起把牌子挂上去的时候,引来几个老街坊围观。

“哟,改名啦?这名字大气!”隔壁杂货铺的赵大妈笑着夸道。

陈宝山乐呵呵地递烟:“赵大妈,以后还得多照应!”

店里,李晓梅正带着新来的一个小姑娘打扫卫生,擦玻璃、扫地、归置货物,忙得额头见汗,脸上却带着笑。经过这大半年的风风雨雨,“山峰电子经营部”在西城区算是站稳了脚跟,口碑也慢慢传开。虽然竞争依旧激烈,但路子走正了,心里踏实。

晚上,刘峰和陈宝山在胡同口那家老字号“爆肚冯”吃饭,算是年终犒劳,也当是给陈宝山饯行。铜锅里的羊蝎子炖得咕嘟作响,热气腾腾。

陈宝山给刘峰倒满二锅头,自己先端起杯:“小刘,这杯酒,哥敬你!”他声音有点激动,带着点南方口音,“说实在的,当初我从广州跑来北京摸路子,人生地不熟,要不是碰巧遇到你,又承蒙你看得起,给我帮忙,我这趟可能就白跑了!这半年,风里雨里,进货销货,应付检查,跟人斗心眼儿·…要不是你稳得住,有主意,咱们这摊子早让吴胖子那帮人给搅和黄了!哥谢谢你!”

刘峰端起酒杯跟他碰了一下:“宝山哥,你这话说的就见外了。我也是看准了电子这行有前途,你又有南边的渠道,咱们是互相成就。要说谢,我得谢你信任我,把这么大摊子交给我打理。”

两人一饮而尽。热辣的酒液下肚,话匣子也打开了。

陈宝山夹了块爆肚,嚼着说:“小刘,我是真没想到,咱这生意能做成这样。当初我就是个跑单帮的,倒腾点电子表、计算器,赚点差价。现在倒好,有了固定店面,连‘快译通这种高档货都卖上了,还跟立新电子搭上了线。这步子,迈得比我单干时想的大多了!”

“路子都是慢慢蹚出来的。”刘峰给他添上酒,“关键是咱们没走歪。吴胖子那一套,看着占便宜,长远看是死路。”

“对!这话在理!”陈宝山一拍大腿,“做人做生意,都得讲个正道儿!”他放下筷子,神色认真起来,“小刘,还有个事儿,咱得定一下。这半年,流水你也清楚,刨去成本开销,挣了不少。这钱,你看怎么分?当初合伙的时候说得含糊,现在得定个章程。”

刘峰放下酒杯,沉吟片刻:“宝山哥,当初启动的资金大部分是你出的,南边的渠道关系也是你的根底。我这边主要是出了力,管着北京这一摊。我看,三七分吧,你七,我三。这样比较公平,也符合投入和风险。”

陈宝山一听就急了:“那怎么行!资金渠道是死的,人是活的!要不是你在北京撑着,运筹帷幄,我这钱和渠道投进来也是白搭!主意是你出的,难关是你闯的!必须五五!不然我这心里过不去!

“宝山哥,”刘峰语气坚持,“亲兄弟明算账。你从南方过来,背井离乡,投入大,风险也大。我好歹是在自己家门口。以后日子长着呢,咱们按规矩来,合作才能长久。你要不同意,这钱我先不分。”

陈宝山看着刘峰坚定的眼神,知道他是认真的,心里又是感动又是过意不去。他叹了口气,重重拍了拍刘峰的肩膀:“成!小刘,哥听你的!就按三七!但以后,有啥事儿,咱俩还是一起扛!你永远是我陈宝山最好的兄弟、最好的搭档!”

“一言为定!”刘峰笑着再次举杯。

这顿饭吃到很晚,两人聊了生意,聊了家乡,也聊了来年的打算。陈宝山决定腊月二十五就坐火车回广州,陪老婆孩子过年,等过了正月十五再回来。刘峰则留在北京看店。

散场时,己是夜深。胡同里静悄悄的,只各家窗户里透出的灯光、温暖而安宁。陈主山喝得有点多,揽着刘峰的肩膀,絮絮叨)带着浓重的南方口音:“小刘·…哥回去过年了…店交给你·…我放心!过了年…咱们再子票更大的!”

刘峰扶着他,送他回临时的住处安顿好。独自走回店里时,寒风一吹,酒意散了些。他推开店门,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新招牌在月光下泛着微光。

他走到账桌前坐下,拿出账本,就着台灯的光。一页页翻看着这大半年的记录。从最初陈宝山带来的几箱电子表,到后来一起进的“夏普”计算器,再到与立新电子联营的“快译通”…这薄薄的几页纸,记录着他们的汗水、焦虑、挣扎、也记录着两个陌生人因机遇而合伙,一步步在北京站稳脚跟的坚实脚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