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我的芳华年代 最新章节 > 第34章 过年(第2页)

第34章 过年(第2页)

合上账本,他拿出信纸、准备给何小萍回信。信里,他简单说了说生意上的稳定,改了新店名,陈宝山回家过年的事。笔尖顿了顿,他最后还是加了一句:“北京过年热闹,但也清冷。不知你何时有空来京?若来,我可去接你。”

信寄出去后,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就要到年三十了,刘峰始终没有收到何小萍的回信。他心里有些淡淡的失落和懊悔,觉得自己的邀请或许太过唐突,打扰了她的生活。但转念一想,又记起她信里偶尔提及的家事——父亲早年在农场劳改去世,母亲改嫁后与继父关系疏离,那个家,对她而言,或许并无多少年节的温暖可言。这么想着,心里便又添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牵挂。

腊月二十八这天,北京城飘起了鹅毛大雪。雪花纷纷扬扬,不一会儿就把胡同、屋顶、光秃秃的树枝染成了一片洁白。街上行人稀少,偶尔有几个缩着脖子、踩着积雪匆匆走过的身影。天地间仿佛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雪花落下的簌簌声。

刘峰正在里间库房清点年前最后一批到货的电子表,准备封箱存放,等过了年再上柜。店里很安静,只有他整理东西时发出的细微声响和外间炉子上水壶轻微的咕嘟声。

忽然,外间传来一阵轻微的门铃声,伴随着一个带着些许怯意和不确定的女声:“同志···请问,有人在吗?”

刘峰正弯腰搬箱子,闻声愣了一下。这声音···似乎有点耳熟,但又隔着门帘和落雪的寂静,听不真切。他放下箱子,拍了拍手上的灰,应道:“有人有人!请稍等,马上来!”

他掀开里间的棉布门帘,快步走到外间。店铺的玻璃门上凝结着一层薄薄的水汽,朦胧中能看到外面站着一个穿着深色棉袄、围着红色围巾的身影。刘峰拉开店门,一股凛冽的寒气夹杂着雪花扑面而来。

门口站着一位姑娘。她戴着一顶半旧的驼色呢帽,帽檐和额前的刘海儿上落满了晶莹的雪花,长长的睫毛上也沾着细小的雪珠,随着她眨眼的动作微微颤动。她正微微低着头,用手拍打着肩头和胳膊上的积雪,听到门响,抬起头来。

西目相对的一刹那,刘峰整个人都愣住了,仿佛被外面的风雪冻住了一般。

站在他面前的,正是何小萍。

比起记忆中在文工团时那个总是带着几分怯懦、身形单薄的小姑娘,眼前的何小萍似乎变了许多。脸庞褪去了少女的青涩,线条更加柔和清晰,皮肤被冻得有些发红,却更衬得一双眼睛黑白分明,清澈得像被雪洗过一样。虽然穿着臃肿的棉袄,但仍能看出身姿比从前挺拔了些许,带着一种沉静而坚韧的气质,眉宇间还添了几分书卷气。几年不见。她出落得更加好看了,是一种历经世事却未曾被磨去本真的、带着淡淡疏离感的美。

何小萍看到刘峰,似乎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浅浅的、几乎看不真切的笑意,声音轻轻的,带着点鼻音,不知是冻的还是别的缘故:“刘峰…同志。”

刘峰这才回过神来,赶紧侧身让开:“小萍?真是你!快,快进来!外面雪大,冷得很!”他语气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和忙乱。

何小萍点点头,迈步走进店里,带进一股寒意。她摘下帽子,露出乌黑的头发,用手拂去发丝上的雪水,动作间显得有些拘谨。

刘峰赶紧把门关好,阻隔了外面的风雪。店里温暖的空气瞬间包裹上来,与外面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炉子上的水壶发出轻微的响声,更显得室内安静得有些异样。

“你…你怎么来了?”刘峰看着她,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好,心里有千言万语,到了嘴边却只剩下这最朴素的一句。他注意到她手里只提着一个不大的旅行包,看来行李简单。

何小萍把围巾稍稍松了松,呼出一口白气,目光在整洁的店里扫过,最后落回到刘峰脸上,声音依旧很轻:“收到你的信了,学校那边,这学期的课业结束了,放假早想着回北方过年之前,先来北京看看。”她顿了顿,补充道,“看看北京也看看你。”

她的语气平静,但刘峰却从中听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和跨越千山万水而来的勇气。在这大雪纷飞、年关将至的时刻,她独自一人从上海来到这举目无亲的北京城,找到他这间小小的店铺。

“来了就好,来了就好。…”刘峰连连说道,心里那块因为迟迟没有回信而悬着的石头,终于彻底落了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满满的、温热的情感。他看着她冻得微红的脸颊和手指,连忙说道:“你先坐,坐下暖和暖和!我去给你倒杯热水!”

他手忙脚乱地去拿杯子倒水,心里却像店外那片被雪覆盖的天地,虽然寒冷,却有一种异常洁净和安宁的感觉缓缓弥漫开来。

何小萍依言在柜台旁的椅子上坐下,目光静静地打量着这个不大却整洁有序、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店,窗外,大雪依旧无声地飘落着。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