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我的芳华岁月 > 第81章 广州(第2页)

第81章 广州(第2页)

他跟着指示牌走出出站口,眼前的景象让他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站前广场比北京站似乎更加拥挤和喧嚣。除了熙熙攘攘的旅客,更多的是举着牌子招揽住宿的、大声吆喝去往各地班车的、以及推着小车售卖各种小吃饮料的个体户。人们的穿着色彩更大胆,不少年轻人都穿着花衬衫、喇叭裤,戴着遮住半张脸的蛤蟆镜,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躁动而蓬勃的活力。

这就是广州。改革开放的南风,首先吹到的土地。

刘峰没有理会那些围上来的旅店拉客者,他紧了紧背上的行囊,按照之前查地图记下的方向,朝着公共汽车站走去。他打算先到陈宝山表亲提到的、离西湖路不太远的一个相对便宜的公家招待所落脚。

公交车穿行在霓虹初上的街道上。刘峰透过车窗,仔细观察着这座城市。楼宇似乎比北京更密集,街边的店铺招牌鳞次栉比,繁体字和简体字交错,许多招牌下面还带着拼音或英文。音像店的门口挂着巨大的磁带海报,播放着节奏明快的粤语歌曲,声音开得震天响。骑自行车的人流如织,偶尔还能看到几辆摩托车呼啸而过。一种与北京截然不同的、商业化程度更高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找到那家“红星招待所”,办理入住的过程很顺利。房间狭小简陋,但还算干净。刘峰放下行李,用凉水冲了把脸,洗去一路的风尘和疲惫。他没有丝毫休息的打算,从行李卷深处取出那个油纸包,小心地抽出部分现金带在身上,又将赵晓波的名片揣进上衣口袋。

他得先去西湖路附近转一转。亲眼看看那个“南方新世纪音像公司”到底在什么地方,摸一摸周围的环境。

傍晚的西湖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俨然一个巨大的露天市场。道路两旁是密密麻麻的摊位和店铺,卖服装的、卖电子表的、卖打火机的、当然,最多的还是卖音像制品的。空气中混杂着各种声音:港台流行歌曲、讨价还价声、锅勺碰撞声、以及摊主们用带口音的普通话招揽生意的声音。这里的热闹,带着一种原始而首接的商业欲望,比北京的王府井更多了几分野性和活力。

刘峰放慢脚步,一边装作随意浏览摊位上的商品,一边仔细寻找着“南方新世纪音像公司”的招牌。根据名片上的模糊地址和陈宝山表亲的描述,他应该就在这片区域。

他注意到,不少音像摊位的磁带品类确实丰富,包装各异,有制作精良的原版带,也有不少看起来粗糙的翻录带。价格差距很大,摊主们眼神精明,打量着每一个潜在的顾客。

在一个卖空白磁带和录音机的较大摊位前,刘峰停下脚步,拿起一盘TDK的空白带,用带着京腔的普通话随口问价。

摊主是个精瘦的中年人,瞥了他一眼,报了个价,然后问道:“老板,北边过来的?第一次来广州拿货?”

刘峰心中一动,点点头:“嗯,来看看。这边……做音像生意的公司多吗?”

“多!怎么不多!”摊主挥手指了指整条街,“大大小小,数不过来啦。不过嘛,水很深哦,老板要小心点,要找信誉好的大公司合作。”

“听说有个‘南方新世纪音像公司’,在这片好像有点名气?”刘峰状似无意地提起。

摊主皱了皱眉,似乎在记忆里搜索,然后摇摇头:“新世纪?名字有点熟……好像在哪听过,但好像又不是很大铺面。老板,你要是想拿量大价低的货,我可以给你介绍几家可靠的……”

刘峰笑了笑,谢过摊主,放下磁带,继续朝前走去。摊主的反应,似乎印证了陈宝山表亲的话——这家公司存在,但并非街知巷晓的大字号。

他又询问了两个看起来像是本地人的摊主,得到的回答大同小异。知道有这么一个公司,但具置不太清楚,规模似乎不大。

这让他心里更加有数。赵晓波的公司,更像是一个隐藏在这片繁华市场深处的、不那么起眼的批发点,或者说,是一个更注重特定渠道而非门面零售的机构。

当他走到西湖路中段一条相对僻静的岔路口时,终于在一栋老旧骑楼的二楼窗户上,看到了一个竖着挂的、不大的灯箱招牌,上面正是“南方新世纪音像公司”几个字。招牌看起来半新不旧,楼下的入口也很普通,需要从一个狭窄的楼梯上去。

刘峰没有立刻上去。他站在马路对面,借着路边摊档的灯光,观察了那扇门和楼梯口足足一刻钟。期间只有两个抱着纸箱的年轻人匆匆上下,并没有看到赵晓波或者像是老板模样的人出现。

感谢88888888作者的用爱发电?。Tommy爱桉桉用爱发电?。红豆姜茶的用爱发电?。

爆炒肉片虾仁的点个赞?。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