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魂穿三国曹冲 > 第95章 朝堂上的活死人(第1页)

第95章 朝堂上的活死人(第1页)

洛阳的晨光穿透云层,为巍峨的宫殿镀上一层淡金,却驱不散空气中那股若有若无的血腥气——昨夜南宫杀声震天,血流阶前,连风都带着铁锈般的腥甜。

司马昭身着一袭素白深衣,头戴进贤冠,在一众亲随的簇拥下,行至宫门前。

他的步履沉稳如常,面容平静得像一潭结了冰的深水,唯有指尖在袖中微微蜷缩,触感粗糙的玉佩边缘,那是父亲临终所赠,三十年来从未离身。

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高悬于旗杆顶端那颗怒目圆睁的首级时,眼角极细微地抽动了一下。

那是成济,他麾下最悍勇的一条狗。

“主公,这是天子在效仿高祖斩丁公,意在杀鸡儆猴,更是要乱您的心神。”身侧的荀勖压低了声音,语气中透着一丝急切。

司马昭没有回应,只是轻轻颔首,指尖却不自觉抚过腰间佩玉。

他抬手,一丝不苟地整理了一下微乱的冠带,又掸了掸并无尘埃的袖口,仿佛要拂去的不是灰尘,而是内心最后一丝波澜。

随后,他迈开脚步,独自一人,缓缓踏上通往太极殿的白玉阶。

阶前两列甲士肃立如铁,寒风吹动旌旗,猎猎作响,如同低沉呜咽。

每登一级,足音便沉重一分,石阶冰冷透过鞋履渗入脚心,仿佛步步踏入深渊。

越过金钉铜环的殿门,光线骤然昏暗,雕梁画栋间弥漫着浓重的檀香,夹杂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铁锈味——那是昨夜血迹未净的气息,鼻腔深处泛起一阵隐秘的刺痛。

殿内,百官早己到齐,却鸦雀无声,连呼吸都刻意放轻。

左列数名中年官员眼神闪烁,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右首几位武将紧握剑柄,额角渗出冷汗;一名老尚书悄然退后半步,几乎隐入柱影之中。

当司马昭的身影出现在殿口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集中过来,又在与他对视的前一刻惊惶地移开。

他目不斜视,一步步走到殿中央,对着龙椅上那个年轻的身影,以一种无可挑剔的姿态,俯身下拜,额头触地。

“臣教属无方,致有逆将成济作乱,惊扰圣驾,臣之罪,万死难辞!”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中,没有一丝颤抖,沉稳得如同古井投石,波澜不惊。

龙椅之上,曹髦一身玄色衮服,头戴十二旒冠冕,珠帘后的双眼锐利如鹰。

他静静地看着伏在地上的司马昭,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大将军何必如此自责?成济,不过是朕鞘中的一把刀,不听话了,朕便将它折断。倒是那幕后执刀之人,更值得朕多看一眼。”

此言一出,满殿死寂。

群臣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连大气都不敢出。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光禄大夫郑袤手持玉笏,毅然从队列中走出。

“陛下,臣有本奏!”他高声说道,目光首视司马昭,“经查,逆将成济昨夜所持兵符,确凿出自大将军府库。其所率亲兵百人,亦是从将军亲卫营中调拨。更有甚者,有禁军校尉亲眼目睹,成济领兵前,曾入大将军府密谈半炷香!桩桩件件,皆指向幕后。臣,恳请陛下彻查此事,以正国法!”

司马昭依旧伏在地上,一言不发。

荀勖见状,再也按捺不住,抢先出列辩驳:“郑大人所言,不过是些捕风捉影的单方面陈述,兵符或为盗取,亲兵或为矫诏,至于密谈,更是无从对证,焉能以此定谳!”

“哦?单方面陈述?”曹髦忽然轻笑一声,那笑声在死寂的大殿里显得格外刺耳。

“那若再加上这个呢?”

他轻轻拍了拍龙椅扶手,指节敲击木面,发出三声短促而清脆的“笃、笃、笃”,如同倒计时的丧钟。

侍立一旁的黄门侍郎冯?。会意,躬身捧出一个描金锦盒,快步走到殿中。

锦盒打开,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里面赫然躺着一封书信,正是从成济怀中搜出的那封“密信”原件。

“念!”曹髦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威严。

一名小黄门颤抖着拿起信,用尖利的声音当众宣读起来。

信中言辞露骨,详述了如何逼宫、如何废立、如何事成之后封赏……每一个字,都像一把淬毒的尖刀,狠狠扎在司马昭的脊梁上。

“此信……”司马昭终于抬起了头,脸色第一次变了,由白转青,“此信笔迹虽与臣有几分相似,然印章模糊不清,内容更是荒诞不经,分明是有人刻意伪造,意图构陷!”

“朕知道。”曹髦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非但没有愤怒,反而笑意更深,“朕知道你是聪明人,司马昭。所以,朕从没打算靠这一封漏洞百出的信给你定罪。”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