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司马师死后曹髦打出起死回生牌 > 第67章 风起淮南一纸调兵(第2页)

第67章 风起淮南一纸调兵(第2页)

**

他并未当场揭穿,而是将奏章重重拍在案上,发出一声闷响,震得烛焰猛地一跳,墙上的影子也随之剧烈晃动。

“传令!”司马师的声音沙哑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每一个字都像铁钉楔入木板,“即刻彻查扬州都督文钦部所有将领的动向!另,调拨三万虎贲军,即刻开赴许昌屯驻,拱卫京畿!”

两道命令,一道针对叛军内部,一道稳固核心腹地,精准而狠辣。

他心里明镜似的,毌丘俭不过是被人推到台前的棋子,背后必然有一只手在搅动风云。

但他更清楚,此刻军心士气最为重要,若他这位大将军表现出丝毫的犹豫和软弱,不用敌人来攻,内部就可能先分崩离析。

因此,他必须亲征,以雷霆之势扑灭这场叛乱——哪怕他知道,真正的猎物不在淮南,而在洛阳宫墙之内。

就在此时,昨日才发出警告的郑袤再度出列,他面容肃穆,对着司马师一揖到底,沉声道:“大将军,扬州乃江南门户,淮南更是国之屏障。若叛军顺流而下,则荆豫震动,社稷危矣!依我朝《兵律》,凡遇此等非常之变,当由大将军亲统六师,总摄内外,以安社稷。此乃定国安邦之大道,还请大将军早做决断!”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引经据典,合礼合法,却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司马师牢牢罩住。

他不仅要出征,还必须是以“统帅六军”的最高规格出征,将洛阳的军政大权几乎完全带走。

这哪里是劝谏,分明是逼宫!

司马师的眼睑微微眯起,锐利的目光如刀子般刮过郑袤的脸,郑袤却坦然迎着他的目光,毫无惧色。

司马师的视线缓缓移动,越过众人,望向那远方晨雾中若隐若现的太极殿御座。

他仿佛能看见,那个少年天子此刻正端坐其上,垂着头,默然不语,一副置身事外的无辜模样。

当夜,西苑深处一座废弃角楼的地窖中,烛火在风隙间瑟瑟颤抖,映得西壁斑驳如鬼影爬行。

一道黑影悄然掀开暗格,曹髦步入其中,亲手展开一幅泛黄的羊皮地图。

火光映照着他年轻的面庞,眼神却沉静如渊,指尖带着微颤的温度,在地图上缓缓划过,从寿春到合肥,再到濡须口,形成一条清晰的进攻路线。

“蒋骁,你带回去的话,毌丘俭己经信了八分。”他的声音很低,却带着一股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沉稳,嗓音摩擦着石壁,回荡出金属般的冷意,“但他生性优柔,瞻前顾后,必须再给他添一把火,让他没有退路。”

说罢,他从袖中取出半枚铜符,纹路繁复,边缘磨损——那是先帝遗诏守护者的信物之一。

另一半年前己秘密送往浚仪。

“你持此符,连夜出城,寻到仓曹令韩晞。告诉他:‘秋狝将启,鹿走于野。’三日内,务必让一批粮械‘误拨’至寿春。若事发,毁符自尽,不得牵连宫中一人。”

“陛下,这……”蒋骁面色微变,掌心渗出冷汗,触碰到铜符时仿佛被灼伤。

“这是饵。”曹髦的眼神冷了下来,眸光如冰刃刺入黑暗,“一个让毌丘俭和文钦深信,朝中有人与他们里应外合的饵。有了粮草军械,他们才会彻底放心大胆地进军。”

蒋骁心头一凛,躬身领命。

正当他准备退下时,曹髦忽然又叫住了他。

“记住,”皇帝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凝重,指尖轻敲石桌,发出笃、笃两声,“密切注意文钦的动向。此人勇而无谋,若他贪功冒进,不听节制,欲首扑洛阳,你必须立刻在营中纵火为号,不惜一切代价传回讯息。”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朕要的是一场足以撼动司马氏根基的乱局,不是一场葬送祖宗基业的亡国之战。”

三天后,当寿春军营的细雨打湿战旗时,一辆满载谷物的辎重车正缓缓驶入项城大营。

夜雨中,一名挑夫模样的男子趁守卫换岗之际,迅速将一只特制粮袋搬上车架,动作熟稔,不留痕迹。

两日后,寿春。

烟雨笼罩着连绵的军营,空气中混杂着湿土、铁锈与马匹粪便的气息。

中军大帐内,扬州都督文钦亲手拆开一个刚运到的粮袋,脸色阴沉。

就在他抓起一把谷物时,指尖却触到了一个异物——粗糙、僵硬,带着陈年血痂的质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