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司马师死后曹髦打出起死回生牌 > 第108章 纸符初动钱眼生潮(第2页)

第108章 纸符初动钱眼生潮(第2页)

他转向一旁的内侍,沉声下令:“传朕旨意。其一,命武卫将军韩晞,即刻以筹措北伐军需的名义,持朕的密诏,前往并、冀、幽三州,向民间低价收购所有余粮,有多少要多少,不得有误。其二,让老陶,明日就在南市最显眼的位置,给朕支起一个‘丰年义仓’,开仓售米,定价——二十钱一斗!”

三日之后,南市街头出现了一道奇景。

新开张的“丰年义仓”门前,排起了不见首尾的长龙。

与西市的混乱不同,这里的百姓虽然焦急,却秩序井然。

他们手中紧紧攥着积攒不易的五铢铜钱,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

义仓的米价虽比荀勖抛出的陈米贵了一倍,但卖的却是实打实的新米,且敞开供应,童叟无欺。

人群中,几个刚从工地上过来的工匠正兴奋地交谈着。

“你们听说了没?我那在北军戍边的兄弟捎信回来,说他们这个月领饷,发的不是五铢钱,是朝廷给的一张红边黄纸,叫什么‘天子信符’!凭那张纸,在营外的军市里,能换米换布,比拿铜钱还方便!”

“真的假的?纸也能当钱花?”

“千真万确!那纸可不一般,听说上面有暗印,还有独一无二的号,谁也仿不了!这是天子拿自己的信誉作保,比那些说废就废的铜板可牢靠多了!”

这消息如一颗石子投入湖中,迅速荡开一圈圈涟漪。

原本因五铢钱贬值而惶惶不安的市面,竟奇迹般地开始稳定下来。

当晚,洛阳首富钱万贯亲自带着管家,乔装打扮来到“丰年义仓”外。

他花高价从一个刚买完米的人手里,换来了一张所谓的“天子信符”。

借着灯笼昏黄的光,他将那张质地坚韧的黄麻纸翻来覆去地看。

纸上不仅有繁复的凤鸟印暗纹,更有一串独一无二的流水编号,最关键的是,凭证背面明确写着,可至洛阳城内指定的数十家铺面兑取等价的米、布、盐、铁。

钱万贯的瞳孔骤然收缩,握着信符的手指微微颤抖。

这不是票券,这不是临时的凭证!

这是在另起炉灶,这是要绕开五铢钱,建立一个只属于天子的,全新的国库和信用体系!

这一夜,钱万贯彻夜未眠。

他书房的灯火亮了整整一宿,桌案上,一边是荀勖派人送来的橄榄枝,承诺事成之后让他执掌天下钱庄;另一边,则是那张薄薄的,却重如泰山的“天子信符”。

深夜,紫宸殿内灯火通明。

曹髦独自坐在案后,手中反复着一枚被汗水浸得有些发黑的五铢钱。

内侍冯D悄无声息地滑入殿中,低声禀报:“陛下,钱万贯昨夜与荀勖密会至三更,但据我们的人传回的消息,他临别时,只留给荀勖一句话:‘若陛下肯收此符,小人愿献上三十年积蓄,为陛下作本。’”

曹髦缓缓展开桌上那张早己画好的“天子信符”草样,上面精美的纹样在烛光下若隐若现。

他轻声道:“金钱本身并无贵贱,它所承载的,是人心之信。司马氏以为将天下的钱都握在手里,便铸成了一座铁牢,却不知——信若崩塌,万贯家财,亦不过是满地废铜。”

他重新提起笔,在一张小小的纸条上写下八个字,递给冯D:“准其入局,限三日验诚。”

冯D接过密令,躬身退下。

殿外,远处钟鼓楼的漏刻声滴答作响,穿透沉沉的夜幕,清晰地传入耳中。

一场无声的钱潮,正在这寂静的雪夜里悄然汇聚,只待黎明的第一缕曙光,便要冲破旧日的堤坝。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