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司马师曹髦 > 第4章 琵琶弦上藏刀光(第2页)

第4章 琵琶弦上藏刀光(第2页)

裴元一首垂首静听,此刻,他伸出双手,接过曹髦递来的琵琶。

他没有说话,只是将琵琶抱在怀中,略一沉吟,指尖便再度抚上琴弦。

方才那段激昂的旋律再次响起,行至“风起”与“云涌”之间,他手腕微动,巧妙地将一个顿挫的音节融入其中,其节奏,与方才曹髦叩击的三长两短之音,分毫不差。

那缺失的一拍被补上,整段曲子顿时如龙点睛,气势浑然天成,再无半分滞涩,仿佛江河破堤,奔涌而出,音浪撞击耳膜,令人呼吸为之一窒。

曹髦嘴角的笑意愈发深邃,眼底却无半分温度。

成了。

雨势渐歇,檐角滴水声慢了下来,一声一声,如同更漏报时。

曹髦望着窗外渐暗的天光,指尖仍残留着那三长两短的节奏,仿佛血脉中尚有余震未平。

当夜,殿内烛火摇曳,映着他指尖微颤。

他召来李昭,取出一枚边缘刻着“壬午”的旧铜钱——那是先帝曹叡时宫中私信所用信物,如今识得之人怕是己不足一手之数。

“缝进他的背带夹层,”他低声道,“针脚要密,像补一处旧伤。”

李昭领命而去。

殿内只剩烛火轻晃,影影绰绰。

他缓缓抽出匕首,刺破指尖,血珠滚落,在烛光下泛着暗红的光泽,温热黏稠,带着生命的气息。

他用血在一方极薄的绢布上,以蝇头小楷写下六个字:“宫中安,待春雷。”笔锋微颤,却力透绢背,墨色与血色交融,字迹如烙印,仿佛刻入骨髓。

他将血书卷成细条,裹以蜂蜡密封,轻轻嵌入琵琶腹腔底部一道隐蔽接缝——那是裴元前日修琴时特意撬开又复原的旧损处,漆灰新覆,颜色略深,却不显突兀。

蜂蜡遇震微裂,正是预设之机。

第三日清晨,薄雾未散,清商署奉旨出宫,为宫中采买一批新的丝弦。

裴元由小黄门引着,走在最后。

他手中紧握琵琶背带,指尖触到那一处微微凸起的针脚——昨夜烛光下,李昭一针一线缝入的,不只是铜钱,更是曹氏残存的命脉。

宫门在身后缓缓关闭,隔绝了那座金色的牢笼。

宫门关闭的闷响还在耳畔回荡,裴元脚步未停,只觉背带上那枚铜钱紧贴脊骨,像一枚沉入深水的石子,缓缓坠向未知的河床。

一行人行至宫门,当值的正是司马师的心腹,以苛察闻名的贾充。

他亲自带人搜检,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每一个人。

当他看到背着旧琵琶、由小黄门搀扶着的裴元时,目光微凝,伸手轻拍那琵琶背带,触到一处略硬的凸起,正欲细查,却被小黄门笑着解围:“大人明鉴,此人每月随清商署出宫,从未出过差池。”

贾充皱眉片刻,终是收回手——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举,但若为此惊动乐署令,反落话柄。

遂冷笑一声:“一个瞎子,一把破琴,能翻出什么浪来?”挥手放行。

裴元在小黄门的引领下,穿过繁华的街市,足下青石被晨雨洗过,凉意透过鞋底,每一步都像踩在记忆的河床上;市声嘈杂,叫卖声、马蹄声、孩童嬉闹声混成一片,如潮水般涌来,他却只凭脚步默数:七十三步后左转,九十步后停驻。

喧嚣渐远,巷口槐树的阴影覆下,空气里浮起陈年木腐与药草混合的气息——到了。

巷口,一个卖货郎打扮的老者早己等候多时。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