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有没有穿越成曹髦的 > 第54章 书生掌印暗渠通龙(第3页)

第54章 书生掌印暗渠通龙(第3页)

“不可!”荀勖立刻摇头,“如今义仓己得全城民心,毁仓,便是与全城百姓为敌,正中那小皇帝的下怀!他巴不得我们动手,好坐实我们与民争利的恶名。”他来回踱步,靴底摩擦着地砖,发出低沉的声响,“既然他要争民心,我们便跟他争!不如我们另立‘官仓’,以司马家的名义,开仓放粮,抢其民心!”

二人一拍即合。

很快,由司马家出资开设的三所“恩惠仓”在洛阳城中高调开张,榜文贴满了大街小巷,声称广济饥民,彰显大将军仁德。

消息传入宫中,曹髦听罢,竟露出一丝笑意。

他指尖轻叩案沿,节奏沉稳。

他没有愤怒,只是对老陶低声吩咐了几句。

老陶点头退下。

他知道,陛下口中的“耳目”,正是那些藏身于街角巷尾、无人注意的“香堂弟子”。

三年前一场瘟疫后,这些流浪者便被悄然组织起来,以香灰为号,传递消息——这便是皇帝手中一条看不见的暗渠。

几日后,混入“恩惠仓”领粮队伍的香堂弟子带回了确切的消息。

司马家的施粥锅里,清汤寡水,米粒稀少,碗底甚至能看见一层细沙。

那粥入口粗糙,砂砾硌牙,老人含泪吐出,却被守吏呵斥“不知感恩”。

更恶劣的是,所有领粥的灾民,都必须在一份“永颂司马德政”的文书上按手印,否则便不予施舍。

纸页冰冷,墨迹未干,逼迫着饥饿之人写下谄媚之词。

曹髦案前,证据确凿。

郤正再次奉诏执笔,一篇名为《伪善录》的檄文一挥而就。

狼毫疾书,纸页簌簌作响,墨香中透出凛然正气。

文中没有一句谩骂,只是将事实冷静陈列,更附上了一副对比图:左边是东坊义仓清晰的账册石碑拓片和百姓按下的鲜红赞誉手印;右边是恩惠仓那份强制性的“德政”文书和掺了沙子的粥样。

当夜,洛阳城中各处香堂,香灰在特定的时刻被拨弄出不同的形状——圆圈、三角、断线,如同星辰布阵。

这是早己约定的信号,比任何快马都迅速。

半个时辰后,《伪善录》的抄本己悄然传至各坊里正、私塾先生、寺庙住持与商行管事手中。

口耳相传,层层扩散。

连原先保持中立的绸缎庄主都看不下去——去年冬,司马府强征三成布匹作“军需”,未付分文。

此刻见其施粥掺沙、逼民颂德,怒不可遏,连夜动用自己的印坊,将《伪善录》大量印制散发,更在末尾自发添上了一行大字:“看得见的仁政,才是真天子心肠。”

民心向背,一夜逆转。

又过了七日,大将军府。

司马师召见荀勖时,脸色阴沉得可怕。

窗外细雨连绵,檐下积水成洼,倒映着灰蒙蒙的天光。

“你曾说,洛阳百姓畏我司马家,敬我司马家。”他声音沙哑,仿佛从齿缝中挤出,“可为何今晨我去城北巡视,竟有老妪朝我的车驾投掷菜叶,口中还骂着‘伪君子’?而我听说,天子派去的那个仓正,昨日巡视仓务,竟有孩童自发为他献上野花?”

荀勖额头渗出冷汗,低头不语。

室内寂静,唯有雨水滴落铜盆的“叮——咚”声,缓慢而沉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