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80后的一生 > 第28章 石台收茶(第2页)

第28章 石台收茶(第2页)

榉根关古徽道坐落在皖南石台、祁门、东至三县交界处的仙寓山上,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唐代,古称“徽饶通衢”,是徽州通往江西饶州的省际大道,即古时的“国道”。

迄今最完整的路段全长7。5公里,共有台阶1。8万步,全部用青石板铺设,蜿蜒曲折,穿行于峡谷林荫之中。

沿途遗迹有太平天国时期修建的古长城,全长14公里,其中的榉根关地势险要,是古徽道的咽喉。还有古稀亭,由永乐年间一位七十老人所建;输山碑,立于清朝道光八年,是我国古代最早保护生态的见证;此外,还有圆通庵等佛教文化遗址以及方志敏领导红军北上等现代革命战争遗迹。

它是徽商的重要商道,徽商通过此道将木材、茶叶等运往各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也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内核的“徽文化”体系。同时,它见证了诸多军事战役,是研究历史上政治、军事、宗教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唐代杉山镇国寺遗址位于安徽省石台县仁里镇杉山顶。

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唐天宝13年(754年)李白曾与友人韦权舆、高霁宴登杉山谒镇国寺,寺旁原建有“李白书堂”。

原寺分外寺、中寺、里寺三重,从外寺至里寺中间相距2000多米,鼎盛时期寺内僧侣达数百人。里寺遗址面积400多平方米,青石板路面及台阶完整。

外寺遗址尚存解放前夕建造的庙宇,中寺被毁最甚。此外,还有望江台、太白楼、放生池、舍生崖、楠木井以及遍布杉山各个山头的历代和尚墓塔等遗址。

有“九华之祖”的说法,传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首先来到杉山开辟道场,后来才转道九华山,在皖南地区的佛教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特色美食有石台臭鳜鱼、富硒米、葛公豆腐等特色美食,还有螺蛳鸡、石台干渣肉、硒米糕、石台一品锅等,这些美食以当地的富硒食材和山珍河鲜为原料,风味独特。

石台臭鳜鱼是徽菜中的经典名菜,以独特风味闻名。相传由明代石台县“西部尚书”毕锵的一品诰命夫人余氏创制,有着悠久的历史。

选用池州秋浦河的鳜鱼为原料,此地富含硒元素,鳜鱼在丰富的水生物资源环境中生长,肉质紧实鲜美,是制作臭鳜鱼的上佳之选。

把新鲜鳜鱼用淡盐水腌渍在室温25℃左右的环境中,用木桶腌制最佳,使鱼体发出似臭非臭的气味。然后入油锅略煎,配以猪肉片、笋片,小火红烧至汤汁浓缩而成。

闻起来有独特的“臭味”,但吃起来肉质鲜嫩多汁,蒜瓣状的鱼肉纹理清晰,“臭味”在口腔中迅速转化为浓郁的鲜香,醇厚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石台富硒米是安徽省石台县特产的天然富硒大米,具有独特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石台富硒米产于石台县八个乡镇,地处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部、九华山山脉西部,森林覆盖率超过80%。这里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西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壤为酸性山地黄壤和黄红壤,肥沃且偏酸性,硒含量在0。2-2。377ppm,天然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洁,为富硒米的种植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20世纪80年代中期,石台县在土壤成份检测中发现微量元素硒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所产水稻中富含硒。2002年起,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对仙寓山一带进行硒微量元素调查,进一步确认石台为富硒地区。2008年起,石台县以仙寓镇等为核心基地,建立标准化示范企业,扩大生产,目前生产面积超过2万亩,培育经营企业63家,年产量达6000吨。

石台硒米主要分为短粒形和长粒形,米粒色泽透亮、晶莹如玉,生米略带清香,米饭香气馥郁持久,口感舒软适中。其硒含量≥0。090mgkg,根据稻谷类型分为硒籼米和硒粳米,各有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增强人体免疫力、清除人体垃圾、延缓衰老等作用,还能保护心脑血管、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降血糖、排毒解毒等,石台富硒米天然富含硒元素,对人体健康有诸多益处。

石台县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和基地化建设,严格按照传统农耕方式,以腐熟农家肥为底肥,采用生物防虫,人工除草、稻鸭共育术,引用纯净无污染的山泉水浇灌,确保大米天然、绿色、无污染。

葛公豆腐是相传东晋道教仙人葛洪在葛公镇留山炼丹时发明的豆腐,其制作技艺传承至今,己有一千多年历史。清朝时期,葛公豆腐就与黄山茶、休宁县干丝、徽州三白并称为“徽州西珍”。

具有“白、嫩、鲜、香”的特点。其色泽为耐看的乳白,并非纯白或苍白;豆腐细腻而不硬结,柔软中略带弹性,掂在手上有微微颤感;鲜味出自天然,别具一格;带有淡淡的黄豆本身的清香,仿佛能让人感受到泥土的气息和田园的芬芳。

选用当地河谷坡地出产的黄豆,经提前浸泡8小时左右,取山泉水磨成豆浆,再通过过滤豆腐渣、煮浆、卤水点卤、铺纱布加压成型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每一步都严格把控,其中点卤技术是关键,且从不轻易外传。

葛公豆腐制作技艺己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镇内的“张恒记豆腐坊”和“谢天昌豆腐坊”等老字号均始创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己有300多年家传历史,它们见证了葛公豆腐的传承与发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