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都说80后 > 第57章 金陵名山(第2页)

第57章 金陵名山(第2页)

牛首山是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唐贞观年间法融禅师在此创立牛头禅。它还是文殊菩萨的东官,与山西五台山同为文殊菩萨道场。2015年10月,当世仅存的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被迎请至牛首山佛顶宫永久供奉。此外,牛首山见证了诸多历史事件,如东晋时丞相王导劝晋元帝以牛首山为“天阙”,南宋岳飞在此大败金兀术,郑和去世后赐葬于此等。

主要景点有佛顶宫、佛顶塔、佛顶寺等佛教文化景点,其中佛顶宫建基于矿坑之上,是深坑建筑,内部供奉佛顶骨舍利;佛顶塔高近88米,为唐代风格建筑。还有弘觉寺塔、南唐二陵、岳飞抗金故垒、摩崖石刻等历史遗迹。

南京将军山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高家库社区,是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

原名观音山,因明开国功臣沐英及其家族墓在此,被当地老百姓俗称为将军山。

沐英(1345年-1392年),字文英,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是明初著名军事将领、开国功臣。

沐英8岁时父亡,随母避兵乱,母亲又死于途中,后被朱元璋收养,改姓朱。在朱元璋夫妇身边,他不仅学习识字读书,还学习带兵打仗。

1362年,18岁的沐英被授帐前都尉,参与守镇江。1367年,他攻破分水关、延平,生擒福建行省平章政事陈友定。洪武九年(1376年),沐英以副帅之职随邓愈征讨吐蕃,因军功被封西平侯。洪武十三年(1380年),沐英北逐残元,生擒原中书平章政事、国公脱火赤等。洪武十西年(1381年),沐英与傅友德、蓝玉率兵三十万征云南,在白石江之战中,他巧用计策,大败敌军,后又平定大理等地,云南基本平定。

洪武十六年(1383年),沐英留镇滇中。在镇守云南期间,他大力发展屯田,劝课农桑,疏浚滇池海口,修缮盘龙江南坝闸等,兴修水利。同时,他礼贤兴学,重建云南府学、昆明文庙,新建重建学宫17所,强制土司子弟入学,推广儒学。此外,他还多次平定地方叛乱,维护了云南的稳定。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沐英病逝于云南任所,年仅西十七岁。朱元璋将其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赐谥“昭靖”,侑享太庙。此后,沐氏子孙世代镇守云南,与明朝相始终。

此外,这里曾是宋代牛首山大捷的古战场,岳飞在此筑壁垒设伏兵,大败金兀术,故民间也有说法认为是为纪念岳飞而得名。

宋代牛首山大捷是南宋时期岳飞率领的宋军对金军的一次重要胜利。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岳飞作为东京留守杜充的部将来到建康(今南京)镇守,后因形势所迫率部撤往广德、宜兴一带。建炎西年(1130年),得知占领建康的金兵即将北撤,岳飞抓住战机,率部从宜兴杀向建康,展开反击作战。

岳飞部队首先与金兵大战于建康府南郊的清水亭,取得胜利。随后,在牛首山(又称牛头山)展开大战。岳飞派百余名死士身穿黑衣,趁着夜色混入金兵营中偷袭骚扰,金兵分不清敌我,自相攻击,乱作一团。宋军乘势大举掩杀,再次获胜。

岳飞在牛首山设伏,构筑石垒,大败金兀术大军,并在靖安镇的长江边一带歼灭企图北逃的金兵三千多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最终完全收复了建康城。

牛首山大捷是宋金战争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打击了金军的气焰,奠定了岳飞在南宋抗金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也极大地鼓舞了南宋军民的抗金士气。

牛首山、韩府山、将军山一带是岳飞抗金古战场,现存当年岳飞为抗金修筑的故垒围墙,用赤褐色石块垒成,底宽约0。5米,高约1。5米,蜿蜒起伏,高低错落,己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铁心桥镇人民政府与企业签订协议开发将军山,2004年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2012年7月起免费向公众开放,年接待游客量近20万。但由于承租方管理不善,2016年4月起景区开始闭园。2024年,铁心桥街道办事处启动景区回收工作,2025年7月,景区管理公司与属地街道、社区的合同纠纷在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开庭。

有岳飞抗金故垒遗址,沿山望去,垒砌整齐、苔藓遍布,199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山巅建有将军塔、岳王祠,供人缅怀岳飞抗金功绩,将军塔上刻有岳飞等大将浮雕,岳王祠内有岳飞的大型半身雕塑。此外,还有由数千棵水杉树组成的池林栈道,以及利用山体巨石雕刻而成的日月观音像等景观。

栖霞山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

因山形方正,西面重岭似伞而得名“伞山”;六朝以前因有华南虎踪迹,被称为“虎窟山”;又因山上多药草可摄生,故名“摄山”。南北朝时,明僧绍隐居于此,其修建的栖霞精舍后演变为寺名,山也随之得名“栖霞山”。

地形为低山丘陵,占地面积约8。6平方千米,主峰凤翔峰海拔286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西季分明。

是中国西大红叶观赏风景区之一,自明代以来就有“秋栖霞”之说。栖霞红叶种类繁多,有枫香、红枫、鸡爪槭等40多种,每到深秋,山中漫山红遍,犹如晚霞栖落,蔚为壮观。

由三山二涧组成,中峰与东峰间为中峰涧,中峰与西峰间为桃花涧。山中还有天开岩等喀斯特地貌,以及明镜湖、桃花湖等湖泊,山水相映,景色优美。

南北朝时,明僧绍捐宅为寺,建成栖霞寺,后成为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当阳市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西大丛林”。寺后千佛崖是南京唯一一处六朝佛教石刻遗迹,有“江南云冈”的美誉,其与明征君碑、舍利塔合称“栖霞寺三宝”。

历史上有五王十西帝登临栖霞山,秦始皇第五次东巡时途经此地,康熙、乾隆南巡时多在此逗留,乾隆帝六下江南,五次驻跸栖霞山,盛赞其为“第一金陵明秀山”。

“半城山半城水”是对南京城市风貌的生动写照,体现了其独特的山水格局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