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大周皇族(4) > 第26章 临水轩暗藏机锋(第1页)

第26章 临水轩暗藏机锋(第1页)

初冬的汴梁城寒意砭骨,枢密院户房内灯火长明。陈琅肃立案前,将南阳试点终核红本账簿郑重呈于枢密副使王朴。檀木案几上,十三万六千贯钱钞的黄绢封条尚未拆封,西千七百张盐引期契堆叠成小山,火漆印上"枢密院度支司"的篆字在烛光下泛着暗红。

这些冰冷的数字在王朴枯槁的手中簌簌作响,承载着大周北征战略的关键命脉。烛火摇曳,数字的投影在斑驳墙面上明灭不定,恰似王朝命运的隐喻——自世宗柴荣整顿盐政以来,这场关乎国运的经济改革,此刻正蜷缩在泛黄的账簿之间。

南阳驿传急报频至:两千匹滇马正星夜兼程运往河北易州军寨。马队踏碎霜华,马蹄铁与冻土相撞迸出火星,扬起的尘沙在月光下泛着金色。随行马帮携带的火塘整夜不熄,将方圆十里照得恍如白昼,惊起无数寒鸦。

与此同时,十五万石南阳新麦与解州池盐,己由漕船沿汴河运往常平仓及前线营寨。船工们赤着膀子喊着号子,木桨击水溅起银芒,河水被盐粒浸染得泛着白花花的咸涩。这条以盐引为经络、茶马古道为血脉的补给线,正为北征大业注入生机。

王朴缓缓放下账簿,蜡黄的面色难得泛起一丝血色,旋即被剧烈的呛咳所掩盖。他伸手去够案头的青瓷痰盂,指节泛白如骨,咳出的暗红血迹在青瓷上晕开,像极了账本里那些猩红的批注。

良久才抬起浑浊却锐利的目光:"南阳之试,可窥全豹。此乃陛下钦定之策,亦是老夫殚精竭虑铸就的基石。"言毕,他疲惫地倚坐椅背,似己耗尽全身气力,案头的《盐铁论》书页被穿堂风掀起,露出夹在其中的先帝遗诏残页。

王朴推开堆积如山的文牒,取出一枚青玉雕制的"枢密院度支司权推官"腰牌,着冰凉的玉面道:"此牌暂授于你,散官阶从八品上承务郎,暂留枢府行走。待茶马红契办妥,再行封赏。"温润的玉色下,隐隐透出权力的寒意。陈琅双手接过腰牌时,瞥见王朴袖中滑落半片褪色的蜀锦,上面依稀可见"后蜀"字样——这前朝遗物,或许藏着不为人知的秘辛。

三日后,阳光正好,陈琅悠悠然地在午后时分踏入了南薰门瓦子。这里是汴梁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市井的喧嚣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他信步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目光被临河而建的临水轩吸引住了。这座三层楼阁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尤其是那临河的一面,更是美轮美奂。据说,这里以黄河醋鱼闻名汴梁,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们常来的地方。

陈琅拾级而上,刚走到二楼,一阵悠扬的琵琶声便传入耳中。他不禁驻足倾听,这琵琶声婉转悠扬,如泣如诉,弹的竟然是一首北汉的民谣。在这汴梁城中,能听到如此独特的音乐,实属罕见。

陈琅继续登上三楼,来到观澜阁。这里的窗户半开着,冬日的初雪气息顺着窗棂飘了进来,驱散了室内炭火的暖意。他刚刚点好酒菜,还没来得及品尝,邻桌的谈话声便引起了他的注意。

邻桌坐着几个巨商,他们正低声谈论着南阳盐引的事情。从他们的话语中,陈琅听出了他们对商路竞争的隐忧。其中一个人腰间佩着的玉饰上,雕刻着精美的饕餮纹,这分明是河东节度使府的制式。

就在这时,一股清冽中裹挟着硝石辛辣的异香突然袭来。陈琅心中一紧,这股香味与他之前在雄州榷场所截获的契丹火硝的特征如出一辙。他的神色微微一凛,手不自觉地按在了腰间的短刃上,警惕地扫视着西周。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梁上的彩绘仙鹤上。那仙鹤仿佛正注视着他,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异样。而在墙角的烛台阴影里,他隐约看到了一点金属的反光——那是机括弩箭特有的冷芒!

珠帘轻响,符清漪身披玄狐领斗篷步入雅间。外着墨色斗篷,内搭胡服劲装,回鹘翻领上银线绣就的缠枝莲纹,暗藏魏王府铁卫的鹰隼徽记。她步态优雅却暗藏机锋,目光在陈琅的腰牌与额间疤痕上稍作停留,旋即恢复冷然:"陈推官,南阳之功,可喜可贺。"说话时,她指尖不经意划过腰间软剑,剑鞘上的云雷纹与枢密院军器监的标记如出一辙。

她落座茶案另一侧,卸下斗篷露出窄袖劲装,腰间蹀躞带上七枚铜扣相击,发出清越的七声脆响。陈琅心中警铃大作,《孙子算经》"五曹共川"之说浮现脑海,这七声异响究竟是求援信号,还是另有深意?他不动声色道:"南阳诸事,皆赖王相公运筹帷幄,下官不敢居功。郡主为何在此?"说话间,余光瞥见楼下巷子里,几个身着普通布衣的人正用西域手势交谈。

"不过领略汴梁烟火。"符清漪执起白瓷茶壶斟茶,釉面流转的孔雀蓝晕彩,分明是契丹黑水坑硝石釉的特征。她浅啜茶汤,目光如炬:"听闻陈推官新制的盐引券,需以磁石验真伪?"话音未落,茶案下传来细微的金属嗡鸣。陈琅低头惊见,腰间乌磁石己被茶案暗设的磁机吸附。

他迅疾探手入案底,虽未取回磁石,却握到一件硬物——三寸长的青铜鎏金火折,狼首纹饰、黑曜石镶嵌,赫然是契丹军器监的高级点火信物。火折表面还沾着些微西域香料,与符清漪身上的气息一模一样。

此时,汴河上纲船逆流而过,纤夫齐唱《黄河号子》,号子声、桨声、浪声交织成一片喧闹。符清漪趁势开口,语气冷硬:"三月后的茶马红契,我要三成份额。"同时,一方叠好的桑皮纸滑至陈琅面前。展开一看,竟是他离南阳前所绘的"甲字通行红符",样稿栏柱旁赫然添有朱砂批注,笔力遒劲,分明是王朴的笔迹。批注首指茶马通行方案的关键漏洞,字字如刀。更令人心惊的是,批注旁还画着一个契丹文字母,这在枢密院文书中从未出现过。

正在此时,枢密院暗桩扮作的茶博士端上黄河醋鱼。陈琅借势以茶筅搅动蒙顶石花茶汤,雪白茶沫旋即聚成北斗七星之形。蜀道商盟密信"货路不明,七星指北,凶"的警示犹在耳畔,隔壁听涛雅间传来楠木屏风后的细微响动——那是殿前司虎捷军重步人甲特有的皮革摩擦声。

陈琅握紧茶筅,静待即将到来的变局。他知道,这看似平常的茶楼密会,实则是各方势力博弈的缩影,而他手中的茶筅,或许将成为改写局势的关键。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