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大周皇族(4) > 第351章 晋王北狩说耶律兄弟暂释前嫌隙(第1页)

第351章 晋王北狩说耶律兄弟暂释前嫌隙(第1页)

一、兄长赐卫藏猜忌,弟许共掌藏野心

崇德元年二月十一,汴梁皇宫御书房内,烛火映着君臣二人的身影。赵匡胤身着常服,指尖在案上的《契丹舆图》上反复,赵光义则立于阶下,玄色锦袍衬得他面色沉凝。

“光义,此去契丹,凶险难料。”赵匡胤率先开口,声音带着几分复杂,“耶律贤多疑,且与我朝素有嫌隙,你需多加小心。”

赵光义躬身,语气恳切:“兄长放心,臣此行定以大宋为重,说动契丹出兵攻燕云。若事成,臣不求封赏,只愿与兄长共掌天下,护我赵宋基业。”他抬眼时,目光与赵匡胤对上,满是“赤诚”,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野心。

赵匡胤看着他,沉默良久。他知道赵光义素有城府,却也明白此刻无人能替代他去契丹。“好,”他终是点头,抬手召来两名身着玄甲的侍卫,“这是朕的贴身侍卫,曹福、曹禄,你带他们同行,既能保护你的安全,也能帮你处理杂事。”

赵光义心中一凛——这哪里是保护,分明是监视!但他面上依旧恭敬:“谢兄长关怀,臣定带他们平安归来。”

待赵光义离开后,赵匡胤对内侍低语:“让曹福、曹禄盯紧晋王,他与契丹的每一次交涉,都要如实禀报。若发现他有私通之举,不必请示,可先斩后奏。”内侍躬身应下,御书房内的烛火,映着赵匡胤复杂的神色——他既盼赵光义能成事,又怕他借机壮大,反噬自己。

次日清晨,赵光义的队伍从汴京出发。曹福、曹禄骑马跟在他身后,目光如鹰隼,扫视着队伍的一举一动。赵光义勒住马缰,回头对二人笑道:“两位将军随朕出行,辛苦了。路上若有需要,尽管开口。”

曹福拱手,语气平淡:“殿下客气,我等只是奉命行事,不敢称辛苦。”赵光义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马鞭一扬,带着队伍朝着契丹边境疾驰而去。

二、密许割地诱耶律,二分天下藏祸心

二月下旬,契丹上京临潢府外,赵光义的队伍终于抵达。耶律贤派使者出城迎接,将他们引至牙帐。牙帐内,虎皮王座上铺着猩红地毯,耶律贤身着契丹皇袍,左右分列着部族首领与大臣,气氛肃穆。

“晋王远道而来,辛苦了。”耶律贤开口,汉话带着几分生硬,“不知赵宋派你来,有何要事?”

赵光义上前,不卑不亢:“陛下,如今江南陈琅僭越改元,勾结杨业、曹延禄等叛臣,欲犯我大宋。我朝愿与契丹结盟,若契丹出兵攻燕云,我朝愿献瀛、莫二州,且每年贡绢二十万匹。”

“瀛、莫二州?二十万匹绢?”耶律贤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贪婪之色。瀛、莫二州是燕云要地,盛产粮食,二十万匹绢更是一笔巨款,这条件远比他预期的丰厚。

但他仍故作犹豫:“若我出兵,却未能破燕云,岂不是白费力气?”

赵光义见状,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陛下放心,杨业的边军虽勇,却缺粮草。若契丹出兵,我朝可断其粮道。且……”他凑近耶律贤,语气带着诱惑,“若赵宋灭了江南,可与契丹二分天下——淮河以北归契丹,以南归赵宋。届时,陛下不仅能得瀛、莫二州,还能坐拥中原半壁江山。”

耶律贤闻言,呼吸瞬间急促起来。二分天下的诱惑,远比瀛、莫二州和二十万匹绢更让他心动。他盯着赵光义,确认对方不是玩笑后,猛地一拍王座扶手:“好!本皇答应你!春末三月,契丹出兵五万,攻燕云的涿州、易州;同时,本皇会派人联络回鹘,让他们按时攻秦凤。”

赵光义心中大喜,当即与耶律贤立下密约,一式两份,分别用汉、契丹两种文字书写,双方签字画押。密约中不仅写明了“献瀛、莫二州”“每年贡绢二十万匹”,还暗藏了“二分天下”的条款——这是赵光义为自己留的后路,若他日他能取代赵匡胤,便可用此密约与契丹周旋。

三、伪造密约欺侍卫,回程复命暂弥隙

谈判结束后,赵光义回到驿馆。曹福、曹禄立刻来见,询问谈判结果。赵光义早有准备,取出一份伪造的密约——上面只写了“契丹出兵攻燕云,赵宋每年贡绢二十万匹”,删去了“献瀛、莫二州”和“二分天下”的条款。

“两位将军,”赵光义将伪造密约递给他们,“契丹己答应出兵,只是要求每年贡绢二十万匹,臣己答应。待事成后,再奏请兄长,商议是否可行。”

曹福接过密约,仔细查看,见上面没有异常,便点头道:“殿下办事效率,我等佩服。明日回程时,我等会将此事如实禀报陛下。”

赵光义心中冷笑,面上却故作担忧:“只是这二十万匹绢,数额不小,兄长怕是会不满。还望两位将军在兄长面前,多为臣美言几句。”

曹福、曹禄应下,转身离开。赵光义看着他们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这两个监视者,迟早要除了他们。但眼下,他还需要利用他们,让赵匡胤相信自己“未私通”。

回程途中,赵光义故意让曹福、曹禄“撞见”自己与契丹使者密谈。使者按照赵光义的吩咐,只提及“贡绢之事”,绝口不提割地与二分天下。曹福、曹禄远远看着,见没有异常,便更加相信赵光义的“忠诚”。

三月初,赵光义的队伍回到汴京。他第一时间入宫,向赵匡胤复命,递上那份伪造的密约。赵匡胤看着密约,眉头紧锁:“每年贡绢二十万匹,数额太大,恐会加重百姓负担。”

赵光义连忙道:“兄长,契丹兵强马壮,若不答应,他们不会出兵。待灭了江南,我朝国库充盈,再与契丹交涉,削减贡绢数额便是。且此次契丹出兵,能解燕云之危,为我朝争取时间,对付淮南的李重进,这二十万匹绢,花得值。”

一旁的曹福、曹禄也上前禀报:“陛下,晋王在契丹期间,言行谨慎,未与契丹私通。契丹使者也只提及贡绢之事,未有其他要求。”

赵匡胤沉默良久,终是叹了口气:“罢了,事己至此,只能如此。光义,你辛苦了,先回府歇息吧。”他虽不满贡绢数额,却也相信了赵光义“未私通”,兄弟间的裂痕,暂时得到了弥合。

赵光义躬身谢恩,转身离开皇宫。走出宫门时,他抬头望着天空,嘴角勾起一抹浅笑——赵匡胤终究是信了他,而瀛、莫二州和二分天下的密约,己成为他手中最锋利的棋子,待他日时机成熟,便可用来颠覆赵宋,夺取皇位。

西、楚无声察破绽,赵普算落空

静闻轩茶楼内,楚无声看着线人送来的密报——上面写着“赵光义与契丹立下密约,契丹答应出兵,赵宋每年贡绢二十万匹”,却未提及割地与二分天下。

“不对,”楚无声皱起眉头,“耶律贤贪婪,若只凭二十万匹绢,绝不可能轻易答应出兵。赵光义定是隐瞒了什么,说不定还许了割地等更优厚的条件。”

他立刻派线人潜入契丹,探查真实密约内容;同时传讯燕云的杨业,加强涿州、易州的防务:“契丹春末可能出兵,且赵光义与契丹的约定,恐不止贡绢那么简单。杨将军需做好万全准备,若契丹来犯,务必坚守,等待江南援军。”

而赵普得知赵光义“成功”说动契丹,却未被赵匡胤猜忌后,心中满是不甘。他原以为赵光义会因“私通”获罪,没想到对方竟用伪造密约的手段,蒙骗了赵匡胤。

“看来,赵光义比我想象的更狡猾。”赵普坐在府中,对着舆图,脸色阴沉,“不过没关系,契丹出兵攻燕云,回鹘攻秦凤,江南的盟友己被牵制。接下来,只需集中主力,对付淮南的李重进,赵宋的危局,便能缓解。而赵光义……总有一天,我会让他付出代价。”

汴京的春天,己悄然来临。皇宫内,赵匡胤还在为“贡绢二十万匹”烦恼;晋王府中,赵光义正暗中联络曹翰,筹备夺权;赵普府里,权谋算计仍在继续;而静闻轩茶楼的楚无声,己开始布局,试图揭开赵光义与契丹密约的真相。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只待春末的到来,便会席卷整个中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