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朗只做过一次市区的任务,那就是齿轮厂。
原本张金武还想把去齿轮厂的任务交给李开朗,但是其他师傅都在,再把任务给李开朗就不合理了。
原本卢文江也想做这个任务,但考虑到明天是周日,再加上没有李开朗在,就不打算做这个任务了。
李开朗也被分配了两个市区的新厂——配件厂和农业工具厂。
跑市区也是有远近的差别。
这两个厂也是出了市区,但也只是超出了市区范围的一点点,只要多开十来公里就到了。
这次,李开朗是随队而去,不是他一个人,他需要和其他司机一起合作完成任务。
拿到任务后,李开朗就去了二队。
前面说了,运输大队有两队,张金武所在的是第一队。
这是他第一次去二队,是由二队的人来负责,李开朗主要是辅助他们完成任务。
两个队伍相距不远,仅有几分钟路程。
在李开朗去二队的路上,也有二队的人去一队,双方交换人员。
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记上十几条路就已经是极限。
如果继续记忆,不仅不能把路线记全,还有可能出事。
毕竟记得路线多不代表出车的次数多,路线不能光记不走,到时候要走也生疏了。
当李开朗来到二队时,就看见有人在外面拿着任务单站在外面,李开朗一个个问过去,就见到了此次的负责人。
“你好同志,你是去配件厂和农业工具厂?”李开朗询问道。
“谷胜利!”说着,谷胜利递出任务单。
两人核对了一下,没错。
“你好,同志,我是谷胜利。”
“我是李开朗。”
两人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自己。
“对了,李同志,你师从何人?”谷胜利问道。
这主要是看关系,两个队伍之间也是有往来,通常关系好的话,路上就会轻松一些。
“我师傅是张金武。”
“你是不是有个师兄叫卢文江?”谷胜利又问道。
李开朗点了点头。
“看来我们是自己人,我之前是和你师兄做任务,这次怎么不是他。”谷胜利问道。
“我师兄这次自己跑市区的任务,这个任务就交到我这里。”李开朗回道。
闻言,谷胜利点了点头,“行吧,我先和你对一下路线和路上的情况。”
说着,谷胜利带着李开朗上自己的车上。
不得不说一下,谷胜利的车子是嘎斯63。
63型是51型的改进款,最大特点是升高了底盘,替换了更粗犷的越野轮胎,使得嘎斯-63具备更强的4x4越野能力及通过性。
虽然在载重上、拐弯上、最高时速、甚至口碑上不如嘎斯51。
但是在油耗上、通过性上比嘎斯51要好。
还流传着一句话“大解放去不了的地方,就放嘎斯去”,同时百公里油耗25升。
看着这改进款车型,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
“怎么样?我这车不错吧,今天换下来的,还没有开三月。”
谷胜利见李开朗看着自己的卡车,不免傲娇地介绍一番。
李开朗见此,自然不会说什么不好,连连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