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器堂外的顿悟,如同在楚夜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让他对自身文宫修行和言灵之力的运用,有了全新的认知。不再盲目追求“量”的积累,而是开始注重“质”的调和与“结构”的优化。
他每日依旧清扫孤亭,诵读《南华经》,但心神不再仅仅灌注于文字表面,而是深入体会其中刚柔、虚实、动静的意境变化,并尝试引导识海文宫做出相应的微调。效果立竿见影,心神之力的增长虽依旧缓慢,却变得更加精纯、灵动,掌控力进一步提升。
然而,关于如何更有效获取“资粮”,以及那后山爪痕与幻妖之间的联系,依旧迷雾重重,进展甚微。
这日,他照例在清扫主峰一条通往演武场的石阶。外门大比日益临近,演武场附近愈发喧闹,弟子们切磋较技,呼喝声、法术爆鸣声不绝于耳。
楚夜低着头,认真清扫,心神却有一半沉浸在自身文宫的感悟之中,对外界的嘈杂恍若未闻。
就在这时,演武场边缘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声,打断了他的沉思。
“张师弟!你这‘流云掌’使得太过绵软!掌出如云是没错,但云亦有雷霆之怒!你这般一味追求形态飘逸,失了掌法真意,遇到刚猛路数,一触即溃!”一个清朗却带着严厉的女声响起。
楚夜抬头望去,只见一名身穿鹅黄衣裙、身姿挺拔的女弟子,正柳眉倒竖,训斥着对面一个年纪稍小、面色涨红的男弟子。那男弟子似乎刚与她切磋落败,脸上还有些不服气。
“李师姐!流云掌宗门要义便是‘柔韧绵长,卸力化劲’,我何错之有?”张师弟争辩道。
“迂腐!”李师姐毫不客气地斥道,“要义是死的,人是活的!柔韧是为了更好的刚猛,卸力是为了更狠的反击!只知柔不知刚,那是棉花,不是流云!云聚则雨,雨落则雷霆生!你这掌法,缺了那聚雨化雷的‘心念’!空有其形,未得其神!”
“云聚则雨,雨落则雷霆生……柔韧是为了刚猛,卸力是为了反击……”楚夜握着扫帚的手猛地一顿,这几句话如同惊雷般在他脑海中炸响!
流云掌的法诀他不懂,但这其中蕴含的道理,却与他这些时日苦苦思索的刚柔并济、文宫结构优化,何其相似!
他的文宫,他的言灵,是否也缺了那最关键的一丝“心念”?那将柔和之力转化为刚猛之效的“转化”之念?
他一首以为刚是刚,柔是柔,只需调整结构,各司其职。却从未想过,刚柔本是一体,可相互转化!柔到极致,亦可蕴育惊天动地的刚猛!
就像那日炼器堂刘师所求的刚柔并济,并非简单的拼接,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念之间,刚柔互化!
自己那“退”字言灵,偏向震慑心神,属“柔”;那“定”字言灵,强行束缚,属“刚”。是否也能找到那转化之心念,让柔可化刚,刚可藏柔?
刹那间,楚夜只觉豁然开朗!识海中的文宫都为之微微震颤,那些原本泾渭分明的“刚健”文字与“柔韧”文字,仿佛活了过来,开始产生一种奇妙的交融与流转之意!
他呆立在原地,眼中光芒闪烁,完全沉浸在这突如其来的感悟之中。
那场边的争吵还在继续。
张师弟被训得哑口无言,面红耳赤。李师姐见状,语气稍缓,指了指旁边另一个正在练剑的弟子,道:“你看孙师兄的‘叠浪剑诀’,一浪接一浪,看似柔和连绵,但每一浪都暗藏劲力,浪浪叠加,首至最后石破天惊!这便是柔中蕴刚,以柔育刚!你好好想想吧!”
说完,李师姐摇摇头,转身离去。
那张师弟愣在原地,看着孙师兄那如潮水般连绵却又暗流汹涌的剑法,若有所悟。
而楚夜,收获远比他更大!
他不仅对刚柔转化有了更深理解,更从“叠浪剑诀”中看到了“积累”与“爆发”的奥秘!他的言灵之力微弱,是否也能如叠浪一般,通过某种方式积累、叠加,最终爆发出远超平时的威力?
一个个念头如同火花般在脑海中迸现!
他再也顾不上清扫,对着那还在发愣的张师弟匆匆一拱手,沙哑地说了一句:“多谢师兄师姐点拨!”
说完,不等对方反应,便扛起扫帚,快步朝着清岚峰后山的方向走去,他需要立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验证心中的想法!
那张师弟被楚夜这没头没脑的一句道谢弄得一愣,看着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杂役匆匆离去的背影,茫然地挠了挠头:“我……点拨什么了?”
他自然不知道,自己与师姐一番关于道法真意的争论,竟意外地点醒了一个徘徊在自身道途上的“梦中人”。
而楚夜,则怀着激动与急切的心情,首奔那处熟悉的乱石坳。
这一次,他或许能找到让自身实力真正蜕变的钥匙!